全等三角形复习1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
2、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论证。
难点: 正确选择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充分应用“综合法”进行表达。
二、自主复习:
1、㈠能够________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两个三角形重合时,互相_______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________顶点的字母写在___的位置上.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 , , 和 。
㈡全等判定方法的选择:
1)已知两边,先找第三边,用 判定;再找夹角,用 判定.
2)已知两角,找一边,用 或 判定.
3)已知一边一角,先找另一角,用 或 判定;再找夹这个角的另一边,用 判定.
4)对于直角三角形,先考虑用 判定,再用其他判定方法.
㈢已知如图,∠B=∠DEF,AB=DE,要说明△ABC≌△DEF,
(1)若以“ASA”为依据,还缺条件 .
(2)若以“AAS”为依据,还缺条件 .
(3)若以“SAS”为依据,还缺条件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④若△ABC≌△DEF, △DEF≌△MNP, 则△ABC≌△MNP.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如图,AB=CD,BF=DE,E、F是AC上两点,且AE=CF.欲证∠B=∠D,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AF=________,再用“SSS”证明________≌_________得到结论.
4、如图:①已知AB=A′B′,BC=B′C′,那只要
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SAS”得到
△ABC≌△A′B′C′.
②已知AB=A′B′,∠BAC=∠B′A′C′,那只要再知道____=____,就可以根据“ASA”得到△ABC≌△A′B′C′.
5、如下图,Rt△ABC和Rt△DEF,∠C=∠F=90°
(1)若∠A=∠D,BC=EF,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2)若∠A=∠D,AC=DF,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3)若∠A=∠D,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4)若AC=DF,AB=D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5)若AC=DF,CB=FE,则Rt△ABC≌Rt△DEF的依据是__________.
三、课堂训练:
6、若△ABC≌△EFG,且∠B=600,∠FGE-∠E=560,则∠A= 度.
7、如图,已知AB=AD,增加条件 ,求证:△ABC≌△ADC。
(写出添加的条件,并证明)
8、.如图,AB⊥BC, AD⊥DC, ∠1=∠2.,求证:AB=AD
9、如图,CD⊥AD,CB⊥AB,AB=AD,求证:CD=CB.
四、课后作业:
10、 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已知OA=OC,OB=OD,
(1)说明△AOB≌△COD的理由。
(2)说明AB=DC
11、如图所示, 已知AB=DC, AE=DF, CE=BF, 试说明: AF=DE.
12、已知:如图,点B,E,C,F在同一直线上,AB∥DE,且AB=DE,BE=CF.求证:AC∥DF.
F
E
D
C
B
A
A
C
E
D
F
B
3题图
A
B
C
C ′
B’′
A′
4题图
A
C
B
D
F
E
_
C
_
B
_
A
D
图8
O
A
B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