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 力的平衡》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3节 力的平衡》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11:5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力的平衡》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能进行受力分析,认识平衡力的概念。
2.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解决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简单平衡问题。
3.经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分析与讨论生活中的平衡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中领略物理的简捷之美,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分析生活中平衡的物体受力情况,培养关注科技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教学难点
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但是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么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三节 力的平衡》。(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二力平衡的条件
自主阅读教材P135~137的内容,完成第1~2题。
1.什么是平衡力?举例说明。
答:物体在两个力(或几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或几个力)互称为平衡力。
2.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教材P136的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
①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记录数据表格。
②填写实验表格
纸板所受两个力的大小(相等、不相等)
纸板所受两个力的方向(相同、相反)
纸板所受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是、否)
纸板是否平衡(是、否)
相等
相反


③向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往右盘中加砝码,再向左盘中加砝码,直至小车静止时,观察两盘中的砝码数是否相等。当小车静止时,保持两盘中砝码个数相等,用手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知识链接:
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有区别。
二者不同点: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相同)。而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两力的受力物体不相同)。
二者相同点: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对学群学:
知识板块一:要求实验桌面选择光滑的。
提示:
画一对平衡力时,注意线段要等长。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实验反思】
为什么选择光滑的水平桌面?如何改进实验?
答:减小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改进实验的方法:可把小车换用纸片。
(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自主阅读教材P136~138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实例分析: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汽车。
(1)它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说说你的理由。
答:小汽车处于平衡状态,因为它做匀速直线运动。
(2)你认为它受到哪几对平衡力的作用。
答:它受到两对平衡力作用:重力和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
(3)在图中试着画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解: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如图所示的卡通画描绘的是空中跳伞的老鼠吓得大汗淋漓的情景。假设跳伞的老鼠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它和伞所受的总重力是20
N,则老鼠和伞受到的阻力大小是__20__N,方向是__竖直向上__。
方案二:(1)图(a)中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当绳子被拉紧而静止不动时,若不计绳重,甲队对绳的拉力和乙队对绳的拉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
(2)图(b)中作用在汽车方向盘上的两个力F1、F2是否是一对平衡力?为什么?
答:(1)是。当物体受到两个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个物体受到的是一对平衡力。(2)不是。不在同一直线上。
五、板书设计
第3节
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教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