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3张PPT)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是现代童话创作的重要奠基人。
主要作品: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爬山虎叶子和脚有什么特点?
如何读好课文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朗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把有难度地方标出来,再反复练习。
牛
wō
jūn
bǐnɡ
qū
wěi
匀
叶
弯
枯
柄
均
蜗
曲
萎
运用:战斗前,我军抢险占据了一块高地,将军和参谋站在制高点观察地形。
占
zhàn
站
字义:据有,用强力取得。如,占据。
组词:(占据)(霸占)(鸠占鹊巢)
字义:立,久立。如,站立。
组词:(站立)(站岗)(站不住脚)
曲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叠
虎
均
柄
隙
上下结构
操
萎
瞧
顺
全包围结构
茎
占
嫩
固
虎
hǔ
上边与广字不同、横带钩,下边七字窄小、横稍向上拉。
几字横折弯钩的弯要长些。
操
cāo
左窄右宽。
品字下边两个口稍小,木字横要长、横上边的竖要短。
嫩
nèn
三部分都要窄长。
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
叠
dié
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
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
瞧
qiáo
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
右上边有一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一、读拼音,写字词。
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jūn
yún( ),没有chónɡ
dié(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kònɡ
xì( )。jīnɡ( )上长yè
bǐnɡ( )的地方,反面伸出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的细丝。
均匀
重叠
空隙
茎
叶柄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难受
立刻
松垮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填一填。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
、
以及它是怎样用“脚”
的。
形状
特点
向上爬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叶子、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爬墙。
讨论交流:
爬山虎长在哪里?
爬山虎长在墙上和屋顶上。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满”字表现了爬山虎的茂盛和勃勃生机,写出了爬山虎生命力的旺盛,流露出作者对它的喜爱。
爬山虎的叶子美在什么地方?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思考: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入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嫩红
嫩绿
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
学习课文3-5段,课文是怎么描写爬山虎的脚的?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把爬山虎茎上的细丝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更容易让读者想象出爬山虎细丝的样子,同时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很细的特点。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把“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行吗?为什么?
这些动词准确、清楚地描述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不好,因为爬山虎并不是像动物那样动作连贯流畅地迈着步子往上爬,而是依靠脚巴住墙慢慢向上生长。它要向上生长,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所以“一脚一脚”比“一步一步”更切合实际。
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这是爬山虎的脚。细丝触墙,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把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外形特点。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逐渐”说明爬山虎的细丝是慢慢的变化的,从而说明作者坚持观察,认真观察。
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
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
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抓事物特点动静结合描写景物
我们平时观察的时候要学会从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去观察。本文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外形特点,又写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是静态描写。写爬山虎爬墙时,运用了
“触”“变”“巴”“拉”“贴”等动词,就是动态描写。所以,我们要认真仔细观察事物,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对写作会很有帮助。
想一想本文在描写爬山虎时有什么特点?
试着用静态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个你观察到的植物或动物。
一定要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
示例:无数金黄的秋叶,如随波荡漾的小船,摇摇摆摆、飘飘悠悠地落下,把灰白色的水泥路面点缀得如天空一般,星星点点。渐渐地,金黄的树叶越来越多,层层叠叠地铺在了道路上。
正欣赏秋色的我忽然发现脚下踩着一片飘落的玉兰树叶,它似乎想用自己小小的身躯抵抗秋风的吹拂,但弱小的身躯还是抵不住秋天无情的寒风。我将它轻轻拾起,看,它多像一只小船,墨绿色的叶片上有一根又粗又长的茎,格外明显。叶子正面摸起来十分光滑,周边还有一圈黄色的框;叶子背面凹凸不平,有一层棕色的毛,又短又密。
爬山虎从不在乎自己所占的位置好坏,始终坚守向上的信念,努力地、顽强地、一脚一脚地向阳光普照的地方爬去。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也要有爬山虎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描写植物生长状态的四字词语:
枝繁叶茂
漫山遍野
苍翠挺拔
欣欣向荣
郁郁葱葱
形容人有毅力的四字词语:
滴水穿石
坚韧不拔
持之以恒
铁杵成针
锲而不舍
描写爬山虎的句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新叶嫩红,大叶嫩绿
一顺儿、均匀、铺、漾
(动静结合)
爬
山
虎
的
脚
爬山虎生长位置:墙上、房顶上
叶子特点
脚的特点
初生:状如细丝
爬墙:触、巴、拉、贴
触墙:活
离墙:萎
抓住特点
细致观察
本文通过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叶子的特点、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等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1.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 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A.如果……就……
B.因为……所以……
C.只有……才……
D.不但……而且……
一、选一选。
A
2.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漳州水仙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种单瓣的叫“金盏银台”,另一种复瓣的叫“百叶水仙”。
①水仙花,是漳州的骄傲。②这两种水仙形态俊雅、芬芳清郁。③所以漳州水仙花驰名中外。
A.①之前
B.③之后
C.①②之间
D.②③之间
C
小练笔
请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方法,抓住牵牛花的生长特点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