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同步训练
第一课 观潮
★课文重点知识
★同步练习题
用“\”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屹立(yì qǐ) 浩荡(gào hào) 霎时(shà chà)
鼎沸(dǐng tǐng) 横贯(kuān guàn) 震动(chàn zhèn)
读拼音,写词语。
观看钱塘江dà cháo(__________)的人们,站在海塘dà dī(__________)上向远处望去,在雨后的阳光下,海面上lǒng zhào(__________)着一层层薄雾。
在kuān kuò(__________)的江面上,人们看到一条白线zhú jiàn(__________)很快移来,dùn shí(__________)人们欢呼起来。
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_)(______)鼎沸 风平(______)(______) 浩浩(______)(______)
水天(______)(______) 风号(______)(______) 山崩(______)(______)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时,(______),潮水声犹如(______)。 尽管海堤上(______),但是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______) 的地方。
比一比,在组词。
提(_______) 据(_______) 顿(_______) 屹(_______)
堤(_______) 剧(_______) 颂(_______) 吃(_______)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_______)
小鸟在枝头歌唱。(________)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不是的。(_______)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________)
按要求填空(用原句)
观潮的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________”。
潮来前,江面________。
潮来时,先听到________的响声,过一会儿,响声________,到最后,那声音如同________的响声。
潮来时,只见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________,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________,再近些,________,形成一道________,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齐头并进,________地飞奔而来。
潮过后,余波________,所以江面上________。
查字典填空。
我们要查“逐”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再查(_____)画;按音序查字法,应 先查大写字母(_____),再查音序(_____)。“逐”字在字典里的解释:①依照先后次序, 一一挨着。②追赶。文中的“逐渐”中的“逐”应该选第(_____)种解释。
选词填空。
屹立 耸立
(1)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_____)在江边。
(2)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_____)在城市之中。
顿时 霎时
(3)(______),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4)(______)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按要求写句子。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静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江大潮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句子。
例: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 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______犹如 ______,______;______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___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_____)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_____)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____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
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大潮一开始像___________,再近些就成了___________,更近些又像___________.这里按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顺序,使一幅幅壮观的画面浮现在我们眼前。
这段话从潮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并巧妙地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语言具体、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②句与①句比,增加了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数量和___________方面把浪 潮写具体了;③句与②句比,又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更具体突出了 大潮来时的“___________”。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片段中哪些语句描写的是这两句诗的情景?请画上“﹏﹏”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夏天的闷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我们在本学期的课文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知道可用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的内容我们可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夏天的突出特点。
参考答案
1.qǐ gào chà tǐng kuān chàn
2.大潮 大堤 笼罩 宽阔 逐渐 顿时
3.人 声 浪 静 荡 荡 相 接 浪 吼 地 裂 风平浪静 风号浪吼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水天相接
4.提问 据说 顿时 屹立 大堤 剧本 歌颂 吃饭
5.夸张 拟人 设问 比喻
6.农历八月十八 海宁县的盐官镇 天下奇观 平静 隆隆 越来越大 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 一条白线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白浪翻滚 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 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依旧风号浪吼
7.辶 7 Z zhu ①
8.屹立 耸立 霎时 顿时
9.学校还没有放学,校门口接孩子的人群早已人山人海。 江面上笼罩着薄雾。 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10.生活 一首美妙的歌 我们要学会欣赏 生活 一本丰富多彩的书 我们要学会阅读
11.4 2 1 5 3
12.
一条白线 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远 近
形态 声音 比喻 夸张
千万匹 白色 颜色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地 壮观景象(宏伟气势)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3.
总领全文
侧面烘托,以“柳树垂头丧气”“知了热得很难受,拼命喊叫”的描绘,给人以炙热感。
D
温晴 多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