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碘
溶剂 水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 )
A.?水???????????????????????????????????????B.?酒精???????????????????????????????????????C.?汽油???????????????????????????????????????D.?苯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B.?牛奶????????????????????????????????????C.?碘酒????????????????????????????????????D.?石灰浆
3.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该实验无法探究的因素是(??? )
实验序号 溶质 溶剂 温度
1 蔗糖 水 20℃
2 蔗糖 水 40℃
3 食盐 水 40℃
4 食盐 植物油 40℃
A.?溶质种类???????????????????????????B.?溶剂种类???????????????????????????C.?溶液温度???????????????????????????D.?颗粒粗细
4.现将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20℃,不变的量有( ???)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D.?硝酸钾的溶解度
5.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
C.?溶质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气体???????????D.?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6.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
A.?味精????????????????????????????????????B.?食盐????????????????????????????????????C.?白醋????????????????????????????????????D.?芝麻油
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
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8.下列四个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
9.将少量的①菜油;②白醋;③味精;④胡椒粉;⑤肥皂水;⑥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形成溶液。(填编号)
10.在复习过程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将知识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知识网络,有利于深刻领会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实现有效复习。
(1)如图是有关溶液的部分思维导图,请在①________、②________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2)根据图中溶液特点判断下列混合物:①蔗糖水;②医用酒精;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色拉油溶于汽油。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
11.实验室有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钡餐,③牛奶,④血液,⑤肥皂水,⑥泥水,⑦冰水混合物,
⑧色拉油分散在汽油中,⑨碘酒。???
(1)请给上述物质归类(填序号):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__。???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________。
12.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二个小时后,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________(选填“上层最咸”、“下层最咸”、“中层最咸”、“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13.将少量①橄榄油、②醋、③冰块、④白糖、⑤肥皂、⑥面粉、⑦味精、⑧食盐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________形成悬浊液,________形成乳浊液,________形成溶液。(写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
14.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
(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甲、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15.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
(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________.
(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四、解答题
16.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油和洗洁精都能去油污,原理有什么不同?________.
17.如图是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
?
(1)该注射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 .
(2)要配制100g此葡萄糖注射液,需要葡萄糖的质量是多少?
(3)常温下,一瓶合格的葡萄糖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
18.病人在医院接受静脉注射或滴注时,常用到生理盐水即氯化钠注射液。如图所示为某药业公司生产的氯化钠注射液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
请据图回答:
(1)该注射液的溶质________?。
(2)常温下,一瓶合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是否会出现浑浊现象?为什么?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1、同一种物质溶剂不同溶解性也不同,有些物质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有机溶剂。衣服干洗就是利用了衣服中的有些污渍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干洗店中提供的有机溶剂中;
2、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确定能溶解碘且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解答】由表格数据可知,碘可溶于酒精(可溶)、汽油(易溶)、苯(易溶)。易溶表示溶解速度更快,也就是洗净的速度更快。因为苯是有毒的物质,汽油无毒,所以选择汽油清洗衣服上的碘污渍比较合理,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 C
【解析】溶液必须是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液体,久置不分层。
【解答】A、冰水只含一处物质,不是溶液,A错误;
B、牛奶是一种乳浊液,久置后会分层,B错误;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C正确;
D、石灰浆是一种悬浊液,久置会分层,D错误。
故选C
3.【答案】 D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探究哪个因素对研究内容的影响,就要保持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这个因素。
【解答】根据表格可知,实验中涉及到的变量有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和温度,但没有颗粒粗细,因此该实验无法探究颗粒粗细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4.【答案】 A
【解析】溶剂是一种可以溶化固体,液体或气体溶质的液体(气体、或固体)(溶剂、溶质都可以为固体、液体、气体),继而成为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溶剂是水。
【解答】将60℃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那么它的溶解度要变小,会有硝酸钾晶体析出,而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以及溶质质量分数都要变小,而此过程中溶剂水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A
5.【答案】 C
【解析】A、根据溶液的定义分析;
B、根据溶剂种类分析;
C、根据溶质、溶剂的状态分析;
D、根据溶液的构成分析。
【解答】A、 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不符合题意;
B、 配制溶液时水是常用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不符合题意;
C、溶质可以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符合题意;
D、泥水是悬浊液,不存在溶质和溶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 D
【解析】溶液是由至少两种物质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质(溶质)以分子或更小的质点分散于另一物质(溶剂)中。乳浊液是指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系,即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解答】A B C.溶于水后形成的是溶液,而D芝麻油溶于水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7.【答案】 D
【解析】(1)根据溶液定义思考;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3)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分析;
(4)物质的溶解过程,有的放热,有的吸热,有的几乎温度不变。
【解答】A.溶液具有均一性,上层浓度和下层浓度相同,故A错误;
B.例如盐酸中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蒸干后不会有固体,故B错误;
C.溶液中含有溶质和溶剂,一定是混合物,故C错误;
D.氧化钙溶于水时放热,而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 B
【解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不同: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A.食盐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与水形成溶液,故A不合题意;
B.粉笔灰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因此与水形成悬浊液,故B符合题意;
C.植物油可以溶于汽油,因此它们形成溶液,故C符合题意;
D.蔗糖是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形成溶液,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9.【答案】 ④;①⑤;②③⑥
【解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不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液体。
【解答】 ①菜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性质乳浊液;
②白醋是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溶液;
③味精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形成溶液;
④胡椒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因此形成悬浊液;
⑤肥皂水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形成乳浊液;
⑥食盐是溶于水的物质,因此形成溶液。
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后,其中④形成悬浊液,①⑤形成乳浊液,②③⑥形成溶液。
10.【答案】 (1)均一;饱和溶液
(2)①②⑥
【解析】(1)根据溶液的特点和分类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不溶性的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
【解答】(1)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①为均一;
溶液根据是否饱和可以分为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所以②为饱和溶液;
(2)①蔗糖水有可溶性的蔗糖和水组成,是溶液;
②医用酒精由可溶性的酒精和水组成,是溶液;
③牛奶由不溶性的小液滴和水组成,是乳浊液;
④血液由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和水组成,是悬浊液;
⑤肥皂水由不溶性的小液滴和水组成,是乳浊液;
⑥色拉油溶于汽油,是溶液。
因此属于溶液的是①②⑥。
11.【答案】 (1)①⑧⑨;②④⑥
(2)均一稳定
【解析】(1)悬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固体小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不溶性的小液滴,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性的物质,据此分析;
(2)根据溶液的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1)①食盐水是由水和可溶性的氯化钠组成的,是溶液;
②钡餐是由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和水组成,是悬浊液;
③牛奶是由不溶性的小液滴和水组成,是乳浊液;
④血液是由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和水组成,是悬浊液;
⑤肥皂水是由不溶性的小液滴和水组成,是乳浊液;
⑥泥水由不溶性的固体颗粒和水组成,是悬浊液;
⑦冰水混合物是同一种物质,根本不是混合物;
⑧色拉油可以溶解在汽油中,是溶液;
⑨碘酒是可溶性的碘和酒精组成,是溶液;
因此属于溶液的是①⑧⑨;属于悬浊液的是②④⑥。
(2)溶液区别于浊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的。
12.【答案】 一样咸;溶液具有均一性
【解析】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解答。
【解答】食盐溶解在水中,最终会形成食盐溶液;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小明用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时,感觉一样咸。
13.【答案】 ⑥;①⑤;②④⑦⑧
【解析】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都是混合物,但分散质不同;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乳浊液的分散质是液体小液滴,而溶液的分散质是可溶的溶质。
【解答】悬浊液有:面粉,即⑥;
乳浊液有:橄榄油、肥皂,即①⑤;
溶液有:醋、白糖、味精和食盐,即②④⑦⑧。
冰和水是同一物质,二者混合为纯净物。
三、实验探究题
14.【答案】 (1)汽油;
(2)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甲
【解析】【解答】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1)碘是固体,汽油是液体,所以碘是溶质,汽油是溶剂;(2)①碘被汽油溶解,碘分子在下层聚集下层色较深上层较浅;②由于溶液是均一的所以甲图正确.
根据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和溶质、溶剂的判断方法作答即可.
15.【答案】 (1)碘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
(3)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几个实验中白布条的大小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
(4)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
【解析】【解答】(1)由于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沾在衣服上的碘酒,其中的溶剂酒精具有挥发性,会不断的挥发掉,所以残留在衣服上紫黑色固体物质是碘单质;(2)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且衣料之间存在着空隙,碘分子不断的运动到衣料的间隙中,所以能够留下痕迹;(3)控制变量法就是要控制其他的变量一致,只让一个变量发生改变,所以应该准备与白衬衫相同白布条,且控制相同的条件,例如时间、碘的量、温度等;(4)根据题目的图像信息可以知道⑤⑥全部消失,说明碘能够溶于肥皂水和淀粉溶液,②中的颜色较浅说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较多,③、④略为变浅,说明碘在汽油和四氯化碳中溶解较少,①几乎不变说明碘不溶于水,
所以答案为:(1)碘(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3)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几个实验中白布条的大小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4)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
此题主要了解碘酒的成分,以及根据碘在几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的不同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16.【答案】
(1)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解析】(1)根据常见的溶解现象和乳化作用进行分析解答;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
【解答】解:(1)汽油去除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而能够随水流走.
故答案为:(1)汽油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7.【答案】 (1)葡萄糖
(2)需要葡萄糖的质量=100g×5%=5g
(3)不会,因为合格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解析】【解答】(1)葡萄糖注射液为质量分数5%的溶液,溶质为葡萄糖;
(2)需要葡萄糖的质量=100g×5%=5g;
(3)若外界条件不变,在溶液中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出来.所以答案为:不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故答案为:(1)葡萄糖;(2)5g;(3)不会,因为合格的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1)根据溶液名称,判断溶液中溶质;
(2)由标签中标明的规格查得所要配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配制时需要葡萄糖的质量;
(3)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
18.【答案】 (1)氯化钠
(2)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生质
【解析】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可知道答案。
2.从溶液的概率可以知道。一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1)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固体溶于水形成的。故答案为:NaCl;
(2)若外界条件不变,在溶液中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出来。故答案为:不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故答案为:1.氯化钠。2.会。因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生质。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