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温度与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温度与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3 16:3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13.1 温度与内能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单位。?
2.能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认识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4.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二、预习题
1.分子动理论表明: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每个分子都有 。物体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且分子间有间隙,因此,物体的分子之间还具有 。
2.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 和 。
3.热量: .
三、导学题
(一)物体的内能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物理学中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___________。
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有关,同一物体_______________,内能越大。
注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讨论:物体的内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练习:1.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则热水的内能________冷水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50℃的水的内能比30℃的水的内能多 B.2kg的水的内能比1kg的水的内能多
C.水结冰后,内能消失了 D.0℃的水内能不为零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1.思考:冬天手很冷时,你都是通过什么的方法使手暖和起来的?这些方法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上是否相同?
观察课本35页的实验,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的空气______。棉花燃烧起来表明筒内的空气内能______,温度_____,达到棉花的着火点。表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_______。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2.阅读课本36页,小组交流、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1) 叫热传递。(2)热传递有哪几种形式??
(3)热传递的实质是 。?(4)热传递的条件是 。
说明: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结论: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练习:3.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_________;(2)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_________;
(3)把烧热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_________。
(三)热量
阅读课本36-37页,物体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热量。热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热量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________减少;低温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高,________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是________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的转移过程,而不是温度。做功是能量的________过程。
练习: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只有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一定对外放出了热量
D.热传递过程中,放热物体的温度一定比吸热物体的温度高
四、测试题
1.在物理学中,“热”是个多义词,下面四句话里的“热”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1)天气真热 ; (2)摩擦生热 ;
(3)物体放热 ; (4)电炉很热 。
2.汽车沿水平路面高速行驶,车轮与地面之间摩擦做功,将   能转化为内能,轮胎的温度会   .
3.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 )
A.甲的内能比乙大 B.甲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比乙剧烈
C.甲物体的机械能比乙物体的大 D.甲物体的分子动能的总和比乙大
4.下列事例中物体内能减少的是( )
A.金属汤勺放进热汤中后会变得烫手
B.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C.一块0℃的冰全部融化成0℃的水
D.“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表面升温
5.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没有发生热传递,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热量 B.温度 C.内能 D.质量
6.下列生活情景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
B.用砂轮磨刀,刀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
D.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会变热



13.1 温度与内能
练习题:1、大于;2、D;3、(1)热传递;(2)做功;(3)热传递;4、D。
检测题:1、(1)温度;(2)内能;(3)热量;(4)温度;2、机械;升高;
3、B;4、B;5、B;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