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北师大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实数
4 估算
2.4 估值(知识清单+经典例题+夯实基础+提优特训+中考链接)
文档属性
名称
2.4 估值(知识清单+经典例题+夯实基础+提优特训+中考链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4 06:52:50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
2.4
估
值
【知识清单】
1、估算一个带根号的无理数的大致范围:如(x>0)一般地要找到与x最接近的两个正数a、b(a、b均能开平方),由(a
2、比较带根号的两个数的大小的常用方法:(1)估值法;(2)平方法;(3)求差法.
【经典例题】
【例题】估算下列各数的大小:
(1)(误差小于0.1)≈______(2)(误差小于1)≈______.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1)先对进行估算,再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数之间,然后确定最接近的数;
(2)先对进行估算,再确定是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然后确定最接
近的数.
【解答】(1)∵81<97<100,即92<97<102,
∴9<<10,
又较接近10,可计算9.82=96.04,9.92=98.01,
∵97较靠近100,要求误差小于0.1,
∴≈9.8或9.9;
(2)∵64<117<125,
∴4<<5.
∵117较靠近125,又误差小于1,
∴≈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估算,现实生活中经常需要估算,估算应是我们具备的数学能力,“夹逼法”是估算的一般方法,也是常用方法.
例题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
(2)与.
【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
【分析】(1)在分母位置上的数都是17,只要能确定2与3的大小即可;
(2)因为要比较的两个都是正数,可以用平方法将两个无理数化为分数,然后比较两个
分数的大小在确定两个原来数大小即可.
【解答】(1)∵16<19<25,即42<19<52,
∴4<<5,
∴42<2<52,
即2<2<3,
∴<;
(2)
∵,,
∴,,
∵>,
∴>,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无理数估值能力,灵活运用数的立方根和立方根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该题(1)可用估算法和作差法;(2)也可用平分法比较.
【夯实基础】
1、一块面积为45m2的正方形草坪,其边长(
)
A.小于6m
B.等于7m
C.在6m与7m之间
D.大于7m
2、估计的值在(
)
A.4与5之间???
?B.5与6?之间
?C.6与7之间??
D.7与8之间
3、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正确的是(
)
A.1.73>
B.π<3.14
C.
D.π>
4、如图,数轴上的点A,B,O,C,D分别表示数2,1,0,1,2,则表示数4的点P应落在( )
A.线段AB上
B.线段BO上
C.线段OC上
D.线段CD上
5、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填“>”,“=”或“<”)
(1)
π;
(2)
;
(3)
;
(4)
.
6、按要求估算下列各题的值:
(1)(误差小于0.1)≈
;
(2)
(误差小于1)≈
;
(3)
(误差小于0.1)≈
;
(4)
(误差小于1)≈
.
7、(1)规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整数部分,例如,1,按此
规律
.
(2)设m为正整数,且m<
8
.
8、若4+的整数部分是a,4小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9、一旗杆高10米,旗杆顶部A与地面一固定点B之间要拉一根直的铁索,已知以固定点B到旗杆底部C点的距离7米,一工人准备了一根长约12.5米
的铁索,你认为这一长度够吗(不计接点)?
【提优特训】
10、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4+,乙=2+,且甲>丙>乙,则丙的值符合条件的是(
)
A.1+
B.4+
C.3+
D.5+
11、已知x是整数,当取最小值时,x的值是(
)
A.7
B.8
C.9
D.10
12、若
)
A.1
B.1
C.2
D.2
13、比较3,,的大小,正确的是( )
A.3<<
B.
<3<
C.<3<
D.
<<
3
14、与12-最接近的整数是8
,若
a是无理数,且满足3
a的值
.
15、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0
.
16、用下面“逐步逼近”的方法可以求出的近似值.
先阅读,再解题:
因为32<14<42,所以3<<4.
第一步:取=3.5,由3.52=12.25<14得3.5<<4;
第二步:取=3.75,由3.752=14.0625>14得3.5<<3.75.
17、先阅读理解,再回答下列问题: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1;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3;
…
以此类推:
(1)的整数部分为
;
的整数部分为
;
(2)(n为正整数)的整数部分为____,并说明理由.
18、如图所示,在一次暴风雨后,一棵大树从离地面5m处被折断,经测量树的顶端与地面的接触点离树根部的距离为4m,若在该树正上方离地面12m处有高压电线通过,请判断,该树在折断前是否接触到电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
【中考链接】
19、(2019?甘肃陇南)
下列整数中,与最接近的整数是(
).
A.3
B.4
C.5
D.6
20、(2019?天津)估计根号
的值在(
)
A.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21、(2019?江苏扬州)下列个数中,小于2的数是(
)
A.
B.
C.
D.1
22、(2019?四川成都)
估算≈
.
参考答案
1、C
2、D
3、C
4、B
5、(1)
<,(2)
<,
(3)
<,(4)>
6、(1)6.1,(2)
7,
(3)
4.8,(4)10
7、(1)3,(2)
8
10、D
11、B
12、C
13、B
14、8;π
,答案不唯一
19、A
20、D
21、A
22、6
8、若4+的整数部分是a,4小数部分为b,求a+b的值.
解:∵4<7<9,
∴2<<3,
∴4+2<4+<4+3,即6<4+<7,
∴4+的整数部分a=6,
又∵4<7<9,
∴2<<3,
∴3<<2,
∴43<4<42,
即1<4<2,
∴4小数部分b=41=3,
∴a+b=6+3=9.
9、一旗杆高10米,旗杆顶部A与地面一固定点B之间要拉一根直的铁索,已知以固定点B到旗杆底部C点的距离7米,一工人准备了一根长约12.5米的铁索,你认为这一长度够吗(不计接点)?
解:如图,由题意知AC=10m,BC=7m,
在直角△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122=144<149<169=132,
∴12<<13,
∵12.22=148.84<149<151.29=12.32,
∴12.2<<12.3,
∴这个长度够用.
15、已知10+=x+y,其中x是整数,0
.
解:∵4<5<9,∴2<<3,
∵10+=x+y,其中x是整数,0
∴x=10+2=12,y=10+12=2,
∴xy=12
(2)=14,
∴xy的相反数是14+.
16、用下面“逐步逼近”的方法可以求出的近似值.
先阅读,再解题:
因为32<14<42,所以3<<4.
第一步:取=3.5,由3.52=12.25<14得3.5<<4;
第二步:取=3.75,由3.752=14.0625>14得3.5<<3.75.
请你继续上面的步骤,写出第三步,并通过第三步的结论估计十分位上的数字.
解:第三步:取=3.625,
由3.6252=13.140625<14得3.625<<2.75.
所以十分位上的数字可能是6或7.
17、先阅读理解,再回答下列问题: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1;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2;
因为,且,所以的整数部分为3;
…
以此类推:
(1)的整数部分为_5_;
的整数部分为_2020_;
(2)(n为正整数)的整数部分为__n__,并说明理由.
理由如下:∵n2+n=n(n+1)
∴n2
∴n<
∴(n为正整数)的整数部分为n.
18、如图所示,在一次暴风雨后,一棵大树从离地面5m处被折断,经测量树的顶端与地面的接触点离树根部的距离为4m,若在该树正上方离地面12m处有高压电线通过,请判断,该树在折断前是否接触到电线?并说明你的理由.
?
解:根据题意可知BC=4m,AC=5m,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
AB=
==(m),
故大树的高度为(5+)m,
∵41<49,
∴<7,5+<12,
∴该树不会触碰到电线.
第15题图
第15题图
第9题图
第4题图
第9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 探索勾股定理
2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3 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二章 实数
1 认识无理数
2 平方根
3 立方根
4 估算
5 用计算器开方
6 实数
7 二次根式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1 确定位置
2 平面直角坐标系
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第四章 一次函数
1 函数
2 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3 一次函数的图象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2 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鸡免同笼
4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5 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
6 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7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
8*三元一次方程组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1 平均数
2 中位数与众数
3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 数据的离散程度
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
1 为什么要证明
2 定义与命题
3 平行线的判定
4 平行线的性质
5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