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 数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回顾和整理知识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对数进行分类。
2、结合在数轴上表示数,回顾整理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归纳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3、能正确比较整数、分数、小数的大小。
4、通过对数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教学重难、点:
解各种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数学猜谜
兄弟十个有大小,一点一横常打扰。变化莫测趣味多,研究他们真奥妙。
生猜:这十个兄弟是谁?一点一横又是谁?
师引入课题“数的认识”总复习
二、回顾整理
1、数的分类
(1)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下面的数分类,同桌交流。
3、、32、4.96、-26、23%、、85127、1.5、-3、0、、3.25、3.3、150%、、3.6767……、π
(2)生分享分类结果,师适当补充。(生说师展示)
整数:3、32、85127、0、-26、-3
小数:4.96、1.5、3.25、3.3、3.6767……、π
分数:、、、
百分数:23%、150%
2、数的性质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2、、40%、1.5、1.50
① 1.5和1.50为什么在同一个点?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② 这个点还可以表示哪些分数?写出5个。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
(1) 这个点除了可以表示分数外,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分数、百分数)
(2)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生讲解互化方法)
数的读写、改写、求近似数。(在练习中总结方法)
(1) (填小数)
(2)4.03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是( )。
(3)1的分数单位是( ),它再增加(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等于最小的质数。
(4)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这根绳子的( ),每份长( )米。
拓展:把一根m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n份,每份占这根绳子的( ),每份长( )米。
(5)980127003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6)三百零一亿四千万七千写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精确到亿位是( )。
5、数的大小比较。(在练习中总结方法)
(1)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253805○2538001 ○ ○0.67 2.13○2.03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后做一个关于《数的认识》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