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3分)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
A.
158
mm
B.
158
cm
C.
158
m
D.
158
km
2.
(3分)小明在记录一些长度的测量结果时,忘记了写单位,试判断下列数据用cm做单位的是(
)
A.物理书的长是2.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是7.1
C.茶杯的高度是9.5
D.黑板的宽是1.28
3.
(3分)下列所示是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4.
(3分)小阳不慎将钢尺掉入沸水中煮了一段时间,从水中取出后垫上纱布立即测量小课桌的长度.
他测得的长度比桌子的真实长度(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6.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
m,分度值1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
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
8.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
9.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
10.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 )
11.使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小
B.比真实值偏大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2、单位换算:
(1)0.45m=
=
nm
(2)38cm=
=
um
(3)750nm=
=
m
(4)3×108m=
=
km
13.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14.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15.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 min s,合 s。?
16、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填长度单位)的细颗粒物。
17.
(4分)如图KT1-1-1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甲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18.
(5分)如图KT1-1-2所示,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该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时间是_____min_____s,合_______s.
★19.用刻度尺测量右图所示中三个人的高度,你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20.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
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在长度测量中,如果零刻度线磨损,也可使被测长度的起始端与某一整数刻度线对齐,在读数后减去起始端的读数即可。
2.A 解析:
刻度尺的选择是由测量的实际需要来决定的,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最好能一次性完成测量。由于人的身体长度一般不超过3m,而且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差异很小,不可能超过1dm,所以选择量程3m,分度值1mm的刻度尺最合适,故选项A正确。
3.A
4.B 解析:
课桌的高度约为0.8m,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μ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8m。
5.D 解析: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6.B 解析:
选项D看似与选项B一样,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不同在于选项B中圆柱体的起始刻度线与4.00cm刻度线对齐,选项D中圆柱体的起始刻度线与4.48cm或4.49cm对齐,故选项B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
7.A 解析:
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长度,物体长度的真实值不变,被拉长的软塑料尺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小。
8.解析:
此题是估算题,人平时走路的步幅为0.4~0.8m,即40~80cm,跑百米所需时间为10~20s。
答案:
cm s
9.解析:
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其读数为4.8cm(4.6cm或4.7cm);题图乙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其读数为
4.70cm(4.71cm)。
答案:
4.8(4.6或4.7也对) 4.70(4.71也对)
10.解析:
停表的短针所指为分钟数,长针所指为秒数。由短针超过3分钟半可知,长针应读为38s,不能读成8s。所以时间应为3min38s,即218s。
答案:
3 38 218
11.解析: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
答案:
微米(或μm)
12.解析:
单凭感觉来判断,常常是不准确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科学的测量,不管是对于科学研究,还是对于日常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答案:
量出三人的高度相同。说明感觉有时是靠不住的。
13.解析:
(1)人正常步行时的步距差距虽然不大,但只测量一步的步距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我们可以测量出多步的长度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可以测量出10步的长度,然后除以10便可以得到步距。(2)教学楼的长度为s=0.5m×84=42m。
答案:
(1)用尺子测出沿直线运动10步的长度,再除以10即得步距。 (2)42
m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