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的压强方向;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3.通过探究,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4.通过大量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经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探究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教学难点
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实际的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液体压强的特点
一、导入新课
通过用塑料袋装水时塑料袋会胀起来等引入液体会产生压强,引出本课课题——液体的压强。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学习《第2节
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自主阅读教材P33~3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在玻璃管的底部和侧壁上的开口处包上橡皮膜,往玻璃管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发现橡皮膜__外凸__(选填“外凸”或“内凹”),这说明__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在圆筒的不同高度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这表明液体压强__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_。
3.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U形压强计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无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深度__的关系,结论是:__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乙、丙__两图进行对比。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
自主阅读教材P34~36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4.要知道液面下某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即可。设平面在液面下的深度为h,平面的面积为S。求深度为h的平面受到的压强多大?
学生分组推导,完成下面式子。
(1)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V=__Sh__。
(2)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m=__ρ液Sh__。
(3)这个液柱有多重?对平面的压力是多少?
G=__ρ液Shg__;F=__ρ液Shg__。
(4)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p=__ρ液Shg__。
5.液体压强大小的专用计算式是怎样的?其中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及单位是怎样的?
答:计算式:p=ρ液gh,其中:ρ液指液体的密度,其单位:kg/m3;h指深度,其单位:m;p指液体内部压强,其单位:Pa。
三、合作探究
对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
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问,并帮助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讨论交流。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容器底部A、B、C三点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pA<pB<pC__。
方案二 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
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600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变大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大小
六、教学反思
第2课时 连通器和液体压强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
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几杯水产生的压强有多大?你能算出来吗?
二、自学互研
(一)连通器
自主阅读教材P36~37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连通器的特点及其原理是什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连通器?
答:结构特点:上端开口,下端相连通。
原理:容器中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容器中液面总保持相平。
生活实例: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等。
2.阅读教材P37的“科学世界”,分析船闸工作过程。
答:船由下游通过船闸驶向上游:先打开下游阀门,下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内水流出,待闸室内的水面跟下游水面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闸室,关闭下游阀门和闸门,再打开上游阀门,上游跟闸室构成连通器,上游的水流入闸室,待闸室内的水面跟上游水面相平时,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出闸室,开往上游。
3.如图所示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利用连通器的是( A )
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连接标记,即可得到一条水平线(如图所示)。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_连通器__。请你再列举一个此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__船闸、茶壶__。
(二)液体压强的应用
独立思考并完成:
5.如图,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
m,h2=60
cm,容器底面积S=20
cm2,ρ水=1×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
(2)水对容器顶部A处的压强和压力。
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1=ρ水gh1=103
kg/m3×10
N/kg×1
m=104
Pa,压力F1=p1·S=104
Pa×20×10-4
m2=20
N;
(2)水对A处的压强p2=ρ水g(h1-h2)=103
kg/m3×10
N/kg×0.4
m=4×103
Pa,压力F2=p2·S=4×103
Pa×20×10-4
m2=8
N
6.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
kg,底面积是4×10-3
m2,内盛0.6
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水的密度ρ=1×103kg/m3,g取10
N/kg,求:
(1)由于水的重力而使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2)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1)F=pS=ρghS=1.0×103
kg/m3×10
N/kg×12×10-2
m×4×10-3
m2=4.8
N;
(2)p====2.5×103
Pa
三、合作探究
对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完成情况,并用双色笔做好记录。
群学: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疑问,并帮助解疑。针对展示的方案进行讨论交流。
四、交流展示
方案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如图所示的一幅广告,图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答:图中反映出壶嘴的水面高于壶身中的水面,显然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茶壶是一个连通器,当装入的同种液体静止时,壶嘴中的液面与壶身中的液面应该总是相平的,不可能是一边高一边低。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连通器和液体压强的应用
1.连通器
2.液体压强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