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一、填空题
1.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入,庐阳区防疫人员每天在公共场所喷洒消毒液,一会儿空气中会散发出药味,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
。
2.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直观地说明了__________。
3.密度板是以木质纤维为原料,用胶粘剂制成的人造板材,常被用来加工成家具.它的制作过程利用了胶粘剂与木质纤维两种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_力.劣质的胶粘剂中含有较多的甲醛、苯等有毒物质,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物质向室内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在夏天特别严重,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_.
4.如图甲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5.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初三年级的学生于3月下旬才开学,并且每天都要对教室进行消毒。我们在教室里闻到消毒水的味道,这是扩散现象,该现象说明_______;其他年级在家上网课的同学每天也要对体温进行监控,家用水银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原理制成的。
6.如图所示,往两杯底注入等量的红墨水,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________(选填“快”或“慢”),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有关。
7.如图所示,有两个瓶子,其中一个瓶子是空气,另一个瓶子装着密度更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使这两个瓶子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_____(均匀/不均匀),这个现象叫_____,在实验开始前,______________(A/B)瓶子里装的是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可以避免受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8.夏天,我们常能在荷叶上看到有许多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总是以球形的小水珠形式存在在荷叶表面。其原理是水滴表面的分子受到内部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作用,产生了一种向内部聚集运动的趋势,水滴的表面就会尽可能的缩小,最后就缩小成了球体。
9.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由于液体分子作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会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_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10.如图所示,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由于硫酸铜溶液比水的密度大,会沉在量筒的下部,因此可以看到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明显的界面。静放一段时间,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最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1.生活处处皆物理,留心分析皆学问。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是( )
A.玉兰飘香
B.柳絮飞舞
C.落叶纷飞
D.瑞雪飘飘
12.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B.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C.当物体的温度降至0℃时,分子就停止运动
D.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13.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有重力
1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气体受热膨胀——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
B.走过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两块平整的玻璃不能压成一块玻璃——分子之间的斥力大于引力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分子间有间隔
15.为抗击新冠肺炎,小明上网查阅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负压病房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B.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说明分子在运动
C.病毒吸附在口腔粘膜上是因为分子引力
D.洗手池U型下水弯管可阻断病毒通过下水道的传播
三、多选题
16.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丙图:雪花飞扬,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
17.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正确的是( )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它的分子运动越剧烈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四、实验题
19.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
(2)图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______.
20.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甲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________
(选填“上”或“下”)方.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
,③20℃,④30℃,则在______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丙所示,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__________,离开水面后变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
答案:
1.分子永不停息做过规则运动
2.引力
变小
分子间有空隙
3.引
扩散
剧烈
4.空隙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引力)
5.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热胀冷缩
6.快
温度
7.均匀
扩散
B
重力
8.引力
9.引
汽化
10.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1.A
12.B
13.A
14.C
15.D
16.BD
17.ABD
18.ABD
19.ad
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be
分子间存在引力
20.分子间存在间隙
下
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④
大
小
分子间存在引力
试卷第4页,总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