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京剧趣谈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京剧趣谈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3 22: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课文导入
同学们,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关于京剧的知识,你知道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京剧中的“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介绍
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助学资料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多音字
1.登山的时候,前后同学要互相( )照顾一下。
2.当台上演员逐一亮相( )时,台下观众立即报以如雷的掌声。

xiāng (互相)(相同)
xiàng (亮相) (相声)
xiāng
xiànɡ
词语理解
矫健:
虚拟:
约定俗成:
戛然而止:
风雨不透:
强壮有力;英勇威武。
不符合或不一定符合事实的。
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戛:象声词。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形容一种朦胧的,看不清东西的感觉。
整体感知
课文介绍了京剧中( )和( )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高妙之处。
马鞭
亮相
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前半部分《马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马鞭”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产生、作用,以及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的虚拟道具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虚拟道具的妙处以及真道具表现夸张的特点。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马鞭这种道具产生的原因、作用及艺术魅力。
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驰骋的。真马出现在舞台上,演员也怕它失去控制。
交代马鞭是如何产生的
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说明马鞭这种道具的使用表现了传统艺术的聪明和智慧。
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巨大的马匹被整个省略,但骑马人那种特定和优美的姿态却鲜明地显现出来。
说明马鞭这种道具的作用。
同时这一根虚拟的马鞭,给演员以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可以高扬,可以低垂;可以跑半天还在家门口,可以一抬手就走了一百里。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方法。
说明马鞭这种道具的独特魅力。
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京剧中还有哪些虚拟道具以及它们的作用。
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承接上文,写马鞭是实在的道具。
开启下文,写虚拟道具。
比如《拾玉镯》中小姑娘纳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但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
作者举的京剧中有虚拟道具的例子。
虚拟道具的作用之一。
? 再比如宴席上的酒壶酒杯。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主人和客人举杯喝酒,一杯又一杯,但就是不见吃饭吃菜,可客人也一样“饱”了。
作者举的京剧中有虚拟道具的例子。
用虚拟道具代替实在道具,有时也可以达到实在道具同样的表演效果。
京剧一般是不把饭碗搬上舞台的,一旦真用,那就得“狠狠做戏”。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说明饭碗上舞台也有特例。
说明用真实的道具上舞台,是为了表现细节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默读课文后半部分 《亮相》,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京剧中“亮相”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亮相”这一表现形式的高妙之处。
第三自然段:介绍了“刀(枪)下场”这一动态亮相的特点及艺术魅力。
就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那紧张而又整齐的锣鼓声忽然一停,人物的动作也戛然而止——双方脸对着脸,眼睛对着眼睛,兵器对着兵器,一切都像被某种定身术给制服了!
亮相中的 静态亮相
解释说明
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引用俗语和古诗,简明扼要的说明静态亮相的重要作用。
还有一种“刀(枪)下场”,可以视为动态的亮相。
引出对动态亮相的介绍。
过渡句,开启下文
双方正在交战,一方被打败,跑下去了。可胜利一方不紧追,反而留在原地,抡圆了胳膊把手中的兵器(刀或枪)耍了个风雨不透。
亮相中的 动态亮相
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您说得太对了,这就是京剧中的杂技成分,自古如此,如今还保留着。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两个问句暗含了对动态亮相这一艺术形式的赞叹,也点出了其特点。
动态亮相的作用
课文结构
马鞭
京剧趣谈
亮相
实在道具——马鞭 饭碗
虚拟道具——纳鞋底 酒壶酒杯
静态亮相——武艺高强
动态亮相——英雄气概
国粹魅力
自豪赞美
课文主题
课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内容,具体介绍了中国的国剧——京剧中关于道具和亮相的艺术表演特色,表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随堂小练


亮相(xiànɡ xiānɡ) 尴尬(ɡǎ ɡà)
驰骋(chěng chéng) 戛然而止(ɡǎ jiá)
一、在下面画线字正确读音下面打“√”。


二、按要求改句子。
1.?这种表演方式十分符合中国的美学。(缩句)
-----------------------------------------
2.?这哪里还像戏剧?(改为陈述句)
-----------------------------------------
方式符合美学。
这哪里都不像戏剧。
课后作业
关于京剧脸谱,你了解多少?查一查资料,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