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第五节 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一、选择题
1.在实验室里,关于利用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高温
B.此时可以放热从而获得低温
C.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高温
D.此时可以吸热从而获得低温
答案 D 干冰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故应选D。
2.有一种“固体粮虫净”,放在粮仓里能预防粮食生虫,“固体粮虫净”过一段时间会变小,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华 B.升华 C.熔化 D.汽化
答案 B “固体粮虫净”是固态物质,过一段时间变小说明变成了气态,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是升华。
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的“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答案 D 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激光橡皮”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一过程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升华。
4.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
B.秋天,霜打枝头
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
D.冬天,千里冰封
答案 B 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液化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千里冰封,水变成了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
5.我市利用人工降雨的方法消除雾霾。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升华、凝华、熔化
B.升华、凝固、熔化
C.升华、熔化、凝华
D.凝华、液化、升华
答案 A 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属于凝华现象;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所以在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是升华、凝华、熔化。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理学中所说的物态变化的是( )
A.秋天出现的漫天大雾
B.下雪后地面变得潮湿
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的冰花
D.水泥用水合成泥浆
答案 D 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雪后地面变潮湿属于熔化现象;冰花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水泥用水合成泥浆不是物态变化。
7.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热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B.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变模糊是液化现象
C.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水珠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答案 A 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跑掉了;在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镜片上液化成为小水珠;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小液滴;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熔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8.下列图中的物理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答案 C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夏天薄雾飘渺是液化现象;秋天霜打枝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冬天冰雕渐小是升华现象。
二、填空题
9.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 ℃,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 凝华 放出
解析 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10.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 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是 。?
答案 吸收 碘的温度
解析 实验表明碘在熔化或升华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很高,能很快达到碘的熔点,使其熔化,而沸水的温度只能达到100 ℃,不会达到碘的熔点,碘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
11.威胁人类生存的一个危机是由温室效应导致的 ,解决的根本措施是减少 的排放。威胁人类生存的另一个危机是 ,保护 , 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答案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 节约用水
12.在地球上,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的71%, 地球上的水,尽管储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总水量的2.7%,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因此,向大海要淡水,成为人类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的重要课题。身处偏远海岛的人,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的淡水。请简述这种装置获得淡水的过程。
答案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温度升高加快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水滴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
解析 由题图装置可知,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温度升高加快蒸发,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水滴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这是利用先汽化后液化的方法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漫画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并解释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题词: 。?
原因: 。?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
(3)据报道,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上海市民每天的人均用水量比欧洲、日本等国还多20升。35.8%的市民不知道这一情况,9.2%的市民认为,上海有黄浦江作为水源,水费相对便宜,用水并不紧张。
请根据资料对上海地区水资源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
答案 (1)全球水危机(全球水荒)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 (2)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 (3)上海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性缺水城市。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解析 (1)由漫画可以看出,人们在费尽力气从地球上获取水资源,因此漫画所揭示的问题是水资源紧缺。主题词:全球水危机。原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水资源是有限的。世界人口剧增,生产、生活用水剧增,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体污染,浪费严重。(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应当建立蓄水工程,调节水资源时间上的不均衡,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调节地区间水资源的不平衡。(3)根据上海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本地区地表水资源的20%,可知水资源总量充沛,但水体污染严重,属于水质性缺水城市。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