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透明和不透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通过联系生活,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与运用。
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学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的材料或性质。
【教学难点】
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 、玻璃、毛玻璃、瓷砖、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
学生分组材料:木板、保鲜袋、练习本、泡沫薄膜、桌布、杯子、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玻璃、毛玻璃和瓷砖图片。)同学们,这三种物体大家认识吗?大家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2、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什么叫透明,什么叫不透明?
像玻璃这种物体,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我们称之为透明物体。而透过瓷砖看不到物体,就叫不透明物体。透过毛玻璃看不清楚物体,我们称之为半透明物体。(边说边演示)
3、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有些却是不透明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透明与不透明。研究这些透明和不透明的物体。?
4、板书课题:11、透明与不透明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三种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学会辨别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的物体或材料
1、玻璃这些东西容易伤手,老师带来了和他们有同样性质的材料--塑料片。
2、师布置活动要求:
①师将教室窗帘、灯全部打开,确保教室里光线比较强。
②生将准备的图片(可取代)摆放在桌上。
③一名小组成员将塑料片①挡放在图片前方10cm—20cm。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塑料片①看到图片的情形。
④另一名小组成员将塑料片②挡放在图片前方10cm—20cm。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塑料片②看到图片的情形。
⑤第三名小组成员将塑料片③挡放在图片前方10cm—20cm。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塑料片③看到图片的情形。
3、讨论交流观察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4、生:图片隔着塑料片①看得很清楚,然后隔着塑料片②不是很清楚,最后隔着塑料片③看不见了。
5、师总结:隔着塑料片①我们看到的结果很清楚,我们称为透明物体(材料);隔着塑料片②我们看到的结果不是很清楚,我们称为半透明物体(材料);隔着塑料片③我们什么也看不到,我们称为不透明物体(材料)。
6、这些物体,有的是透明的,有的是不透明的,下面请大家来用透明与不透明的标准,给这些物体分分类,看看哪些物体可以归为透明的一类,哪些物体可以归为不透明的一类,而哪些物体介于透明与不透明之间,归为半透明的一类。
7、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辨别物体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
引导学生了解辨别物体是透明还是不透明的方法及标准。
教师小结:辨别物体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我们可以隔着这些物体看图片。如果能够清楚的看到图片,那表明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如果完全看不见图片,那就表明这个物体是不透明的;而如果看到的图片是模糊不清的,就表明这个物体是半透明的。下面,大家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辨别一下本小组学生带来的东西究竟是属于哪一类。
8、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物体按照透明与不透明的标准来分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类情况,并加以指导。
9、全班交流,学生分别展示本小组的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和半透明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到隔着透明物体、不透明物体和半透明物所看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通过进一步用生活中一些物品实验能使加深对三种透明度的认识和理解。]
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不同之处
出示两种不同的灯泡,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有什么不同。
两种灯泡玻璃“透明”、“半透明”,透明灯泡能看到里面的灯丝,半透明灯泡看不清里面的灯丝。
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点亮两种灯泡,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光线强一些比较刺眼,另一个光线弱一些,比较柔和。
注意:不能让学生长时间看打开的透明玻璃的灯泡,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的不同,发现透明、半透明物体的透光效果的变化。]
认识透明、不透明物体的实际用途
1、不仅灯泡如此,生活中其他许多材料也是如此,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出示课本第36页的下面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并思考: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
2、同组之间相互交流交流,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一说自己做出这样选择的原因。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其他同学可以相互补充:不透明的雨伞,晴天、雨天都可以用;透明的雨伞,只在雨天选用。
纸质包书皮,包裹严实;塑料包书皮,能看清书名,便于查找。?
可视储物箱,容易分辨箱内的物品;不可视储物箱,可以储藏私密性比较强的物品。
纸鞋盒,透气性比较好;塑料鞋盒是透明的,便于寻找鞋子。
4、教师小结: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有的时候我们需要选择透明的材料,有的时候却需要选择半透明的材料,还有的时候需要选择不透明的材料,这个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透明、不透明物品的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产品的实用性与创意性.]
小小装修师
1、PPT出示家庭装修图,让学生分析家庭装修中用到的一些材料,重点阐述“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同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说清楚选择什么材料以及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做一些指导。
阳台的门窗选择透明玻璃,原因是透明的玻璃,不会阻挡光线,可以使客厅里更加的明亮。
卫生间的门选择半透明的玻璃,那是为了保护人的隐私,避免尴尬。?卧室里的衣橱都会选择不透明的材料来做门,原因是衣橱里面一般放的是衣物,具有一定的隐私性。用不透明的门可以避免从外面看到衣柜里面的东西。装饰柜的门选择透明的玻璃,那是因为装饰柜里面摆放的艺术品,是用来供人观赏用的,选择透明的玻璃,便于供人们欣赏里面的装饰品。
2、“如果你有一间小书房,你会选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房门、书柜门、窗帘”?
请你们来说一说你的理由。小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完成活动手册11页上面的表格。?
全班交流讨论,其他同学评价并加以补充。合理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家庭装修材料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有科学,进步一参与设计书房装修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倡导学生自主、协作、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和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
11. 透明与不透明
透明
光 半透明
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