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准备课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一数和比较10以内的数两部分。通过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在比较物体多少的活动中,使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通过数一数情境图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的教学做好基础。“比多少”是学生学习认数、计算的准备性知识,教科书通过生动的情境图引入,提出不同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理解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能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2.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能正确比较物体的多少。
重点:掌握数数和比多少的基本方法。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课时教学设计
数一数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数一数(P2)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学生计数情境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承前启后
认识1~10各数→数数→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数的基本方法。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化解措施
引导法。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复习巩固:老师问一问小朋友们,什么是数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数字。
2.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这么多数字啦!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一学这些数字吧!
1.学生回顾自己知道的数字,并且大胆地说出来。
2.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谈话,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1.认一认下面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自己完成。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多媒体课件上显示教材第2、3页情境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大家认真看一看图片,图片上面有漂亮的学校,还有什么呢?
(1)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2)图中的同学们都在做什么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片中的小学生见到老师在敬礼,同学们一起跳绳、踢足球……,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引导学生数1~10各数。
(1)教师:大家都说出了自己观察到的人和物,但是你们知道这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吗?
(2)先同桌两人一起数一数,看谁数得正确,如果两人数的是同一个物体但是数量不一样,那么就再与小组成员交流,看看大家数了多少。
(3)让数得正确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数数的方法。
3.老师领读1~10各数,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
4.让学生数一数教室有几扇窗户、几个门,数一数自己的手指、铅笔等。
1.(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给出的图片,积极发言。
(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
(3)学生根据老师说的话语,谈一谈自己以后在学校应该怎样做。
2.(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仔细数一数。
(2)数数时,可以先数出数目小的事物,再数出数目大的事物。
(3)数数量在3以上的物体时,学生可以说一说是怎样数出来的,知道对应的物体所对应的数量是几。
3.跟着老师读一读1~10各数,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数字不会读。
4.学生认真数一数教室的门和窗户等物品,和同桌比一比谁数得正确,通过实践数一数1~10各数。
2.读一读,认一认1~10各数。
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3.照样子,圈一圈。(P3)
4.照样子,画一画。
数一数,连一连。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老师任意拿出几根粉笔或者几本书,让学生数一数。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第1、2题。
1.老师拿出物品后,学生认真数一数。
2.先自己做一做教材上的题目,不明白的地方再积极提问。
6.把下面各数按1,2,3,4,5,1的顺序连起来,看看像什么。
像五角星。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数数时,从1开始数,按照一定的顺序点数,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数一数
数一数,认一认。
1 2 3 4 5 6 7 8 9 10
培优作业
1.小兔家有多少名成员?
小兔家有5名成员。
想一想,再添几个就和左边的数同样多了?画一画。
名师点睛
本节课是准备课,上课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运用讲故事、与学生谈话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数数的方法”设计微课。
比多少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册次:上 学校: 教师:
课题
比多少(P6)
课型
新授课
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童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小兔与它所搬的砖、小猪与它所搬的木头的比较,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初步感受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一一对应法。
承前启后
认识10以内的数→比多少→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使学生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在比较多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重难点
重点:知道“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能比较物体的多少。
难点:会用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化解措施
观察比较和一一对应法。
教学设计思路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圆形、三角形若干和3张小猪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步检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
1.课前准备。
老师拿出1~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2.提出问题。
老师拿出1个圆形图片和2个三角形图片,让学生选一组数量多的图片。
3.引入新课。
比较物体的多少。
1.认真读一读老师拿出的数字卡片。
2.学生认真选一选,并且说一说为什么选择圆形或者三角形的图片。
3.知道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我会读一读。
1 2 3 4 5 6 7 8 9 10
自己读一读。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20分钟)
1.以童话为背景,讲好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让学生理解“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
(1)先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几只小兔和几只小猪,小组之间交流,说一说它们都在干什么。
(2)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学生说出1只小兔搬1块砖,小兔和砖正好都对上,没有多余的,就说小兔的只数和砖的块数同样多。渗透一一对应比较的方法。
(3)老师用学具摆出1根木头,让学生对应地摆出1张小猪图片,老师摆出最后1根木头时,学生发现手上没有小猪图片了,引导学生说出1只小猪搬1根木头,最后还多1根木头,说明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3.同学之间相互用卡片摆一摆,看谁的卡片多,谁的卡片少,哪些卡片同样多。
1.学生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注意里面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1)学生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片,发现有4只小兔,3只小猪,小兔在搬砖,小猪在搬木头。
(2)跟老师一起摆一摆,发现1只小兔搬1块砖,没有多余。
(3)老师摆出1根木头,学生摆出1张小猪图片,发现老师摆最后一根木头的时候,学生手里没有小猪图片了,这时候学生知道了剩余的就是多的,即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3.同桌之间相互摆一摆。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一连。(P8)
比一比,圈“多”或“少”。(P8)
三、巩固应用,提升能力。(10分钟)
1.老师拿出3张卡片,先让学生们拿出和自己同样多的卡片,再让学生们分别拿出比自己多、比自己少的卡片。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页第3题和第4题。
1.知道怎样用一一对应法拿出和老师同样多、比老师多、比老师少的卡片。
2.学生独立完成。
5.画,比多5个。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5分钟)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2.有两种物体,当把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说明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教师个人补充意见:
板书设计
比多少
同样多:小兔和砖同样多, 多:木头比小猪多。
砖和小兔同样多。 少:小猪比木头少。
培优作业
1.每只猴子吃一根玉米,挑选哪一堆玉米比较合适?在合适的那堆后面画“√”。
吃饭时,每人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图中还少什么?在缺少的物品下面画“√”。
名师点睛
老师从讲故事开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由于学生太小,在动手操作时,难免走神,老师要督促学生,使学生积极动手操作。
微课设计点
教师可围绕“比多少”设计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