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必修二
第3节
伴性遗传
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生男生女由谁决定?男性、女性应如何表示?
这是一种特殊人群,本来是男人(起初就选的是长得漂亮的有女人相的男人),一些娱乐组织为了生财,给这些人注射雌性激素,让这些人的男性特征逐渐退化,比如体毛变淡,喉节变小,皮肤变细腻等,而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乳房增大,动作也女性化了。然后再用高超的化妆术一装饰,就成了人妖。他们由于长期应用激素,所以内分泌极不正常,所以,一般寿命都不长,四十岁左右。
你认为“人妖”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在生物界中是较为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凡是雄性个体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个体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XY型。这类生物中,雌性的体细胞中含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记作XX;雄性的体细胞中则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其中一个和雌性的X染色体一样,也记作X,另一个异型的染色体记作Y,因此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XY型性别决定,在动物中占绝大多数。全部哺乳动物、大部分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雌雄异株的植物都属于XY型性别决定。植物中有女娄菜、菠菜、大麻等。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ZW型性别决定——是生物界中另一种性别决定方式,凡雌性个体具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雄性个体具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ZW型。这类生物中,雄性是同配性别,即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鸟类、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这一类型。例如家鸡、家蚕等。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雄性♂
zz
雌性♀
zw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XO型性别决定——蝗虫、蟋蟀等直翅目昆虫和蟑螂等少数动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O型。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XO型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
性别决定——是指雌雄个体决定性别的方式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
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蜜蜂的性别由细胞中的染色体倍数决定。雄蜂由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成,为单倍体。雌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二倍体。营养差异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可育的蜂王还是不育的工蜂。若整个幼虫期以蜂王浆为食,幼虫发育成体大的蜂王。若幼虫期仅食2~3天蜂王浆,则发育成体小的工蜂。单倍体雄蜂进行的减数分裂十分特殊,减数分裂第一次,出现单极纺锤体,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两个子细胞中,一个正常,含16个染色体(单价体),另一个是无核的细胞质芽体。正常的子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单倍体(n=16)的精细胞,发育成精子。膜翅目昆虫中的蜜蜂、胡蜂、蚂蚁等都属于此种类型。
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染色体数目决定性别
精子
卵细胞
22对(常)+XY(性)
22对(常)+XX(性)
22条+X
22条+Y
22条+X
22对+XX
22对+XY
1
:
1
子代
XY型性别决定
讨论: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
XY型性别决定
男性染色体分组图
女性染色体分组图
常染色体:男、女相同(22对)
性染色体:男、女不同(1对)
对性别起决定作用
染色体显带技术
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染色体显带技术(用特殊的染色方法在染色体上显示出一个个明暗交替的带),
可以使人们正确辨认染色体的序号.
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
XY型性别决定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
男性
X
Y
性染色体
女性
X
同型
异型
X
人类的X染色体上包含有1098个基因
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称为伴性遗传。(色盲,血友病等)
伴性遗传
伴X遗传
伴Y遗传
伴X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红绿色盲
血友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症
外耳道多毛症
分类
红绿色盲检查图
在医院体检时,医生有时让我们看一种彩色图谱,请看一看下面的图谱,这其中究竟画了些什么?
检测:你的色觉正常吗?
有两个驼峰的骆驼
红绿色盲检查图
在医院体检时,医生有时让我们看一种彩色图谱,请看一看下面的图谱,这其中究竟画了些什么?
检测:你的色觉正常吗?
数字五十八,黄5红8
红绿色盲检查图
在医院体检时,医生有时让我们看一种彩色图谱,请看一看下面的图谱,这其中究竟画了些什么?
检测:你的色觉正常吗?
数字7
红绿色盲检查图
在医院体检时,医生有时让我们看一种彩色图谱,请看一看下面的图谱,这其中究竟画了些什么?
检测:你的色觉正常吗?
五角星
红绿色盲检查图
在医院体检时,医生有时让我们看一种彩色图谱,请看一看下面的图谱,这其中究竟画了些什么?
检测:你的色觉正常吗?
数字99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都属于伴性遗传病。
据统计,我国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0.5%。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女患多于男患。
猜测:以上病症的发病为什么跟性别有关联?
病例一:人类红绿色盲症
道尔顿发现色盲的小故事
道尔顿在圣诞节前夕买了一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妈妈却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我怎么穿呢?
道尔顿发现,只有弟弟与自己看法相同,其他人全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
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又叫道尔顿症。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从哪些亲子代可以判断?
(1).这些患者都是什么性别?说明色盲遗传与什么有关?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找出依据。
(4).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为什么?
隐性基因,
Ⅱ3、
Ⅱ4和Ⅲ6
P34资料分析
分析图解,确定色盲症的遗传类型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男性,性别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及其特点:
伴性遗传
(1)症状: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2)基因特点:红绿色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红绿色盲基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是显性基因,也只位于X染色体上。
Ⅱ: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Ⅰ: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Ⅲ: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XBXB
正常
XBXb
正常
(携带者)
XbXb
色盲
XBY
正常
XbY
色盲
伴性遗传
人类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
女
性
男
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伴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因为男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Y)即患色盲,而女性只含一个致病基因(XBXb)并不患病而只是携带致病基因,她必须同时含有两个致病基因(XbXb)才会患色盲。
(2).交叉遗传:致病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儿子;
交叉遗传
男性患者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
隔代遗传
伴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3).女病父必病,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子病。
母病儿必病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女性色盲
男性正常
女病父必病
女病父子病
(4).正常男性的母亲及女儿一定正常,简记为“男正,母女正”;
(5).男患者的母亲及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伴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的六种婚配方式中后代患病情况
XbY
XbY
①
XBXB ×
XBY
→
②
XbXb ×
XbY
→
③
XBXB ×
XbY
→
④
XBXb ×
XBY
→
⑤
XBXb ×
XbY
→
⑥
XbXb ×
XBY
→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Y
XBXb
XbY
XbXb
伴性遗传
(1).
Ⅲ3的基因型是_____,他的致病基因来自于I中_____个体,
该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2).
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她是杂合体的的概率是________。
(3).
Ⅳ1是色盲携带者的概率是__
。
例题:下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
XbY
1号
XBXb
XBXB或XBXb
1/2
1/4
伴X显性遗传病
小组讨论:如果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情况会怎样?
病例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其遗传特点与红绿色盲是否相同呢?归纳其遗传特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或0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伴性遗传
XDXD
XDXd
XdXd
XDY
XdY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表现型
佝偻病患者
佝偻病患者
正常
佝偻病患者
正常
受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的控制。
女性患者:XDXD,
XDXd
男性患者:XDY
伴X显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具有连续遗传现象(代代遗传);
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男病母女病);
病例三:外耳道多毛症
伴Y染色体遗传病
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呢?
伴性遗传
特点:父传子,子传孙,世代连续,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
伴性遗传在实践上的应用
鸟类ZW遗传:
雄性ZZ
雌性ZW
你能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其子代在早期时,就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吗?
非芦花鸡:b
芦花鸡:B
ZBZB或ZBZb
ZBW
ZbZb
ZbW
分析
芦花鸡
非芦花鸡
表现型
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
无
控制基因
ZB
Zb
基因型
雄:
雄:
雌:
雌:
伴性遗传在实践上的应用
鸟类ZW遗传:
雄性ZZ
雌性ZW
问题:养鸡场常常需要判断早期的雏鸡的性别,从而控制性别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现有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交配,如何判断早期的雏鸡的性别?
ZBZb
ZBW(芦花雌鸡)
ZbZb
(非芦花雄鸡)
ZbW
(非芦花雌鸡)
(芦花雄鸡)
用芦花雌鸡(ZBW)和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子代中几是表现为非芦花就一定是雌性,几是表现为芦花的就一定是雄性。
其他伴性遗传病
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酶生成障碍,凝血时间延长,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
伴X隐性遗传——血友病、果蝇的白眼遗传、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眼白化病、无眼畸形、先天性夜盲症、血管瘤病、致死性肉芽肿、睾丸女性化综合症、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水脑、眼—脑—肾综合症等;
伴X显性遗传——深褐色齿、牙珐琅质发育不良,钟摆型眼球震颤,口、面、指综合症,脂肪瘤,脊髓空洞症,棘状毛囊角质化等,此外,大多数遗传性精神病症(如遗传性老年痴呆、遗传性脑智力超常型孤独症等)都属于X伴性显性遗传病;
伴Y遗传——除了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外,鸭蹼病、箭猪病等也属于伴Y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的解题规律
1.首先确定显隐性:
(1).无中生有为隐性
(2).有中生无为显性
2.再确定致病基因的位置:
(1).伴Y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尽”即患者全为男性,且“父→子→孙”。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4).伴X隐性遗传:母病子必病,女患父必病。
(5).伴X显性遗传:父病女必病,子患母必病。
3.不确定的类型:
(1).代代连续为显性,不连续、隔代为隐性。
(2).无性别差异、男女患者各半,为常染色体遗传病。
(3).有性别差异,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为伴X隐性,女多于男则为伴X显性。
巩固练习
分析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伴Y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显性遗传
巩固练习
分析下列家族遗传系谱图最可能的遗传方式: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隐性遗传
巩固练习
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则这对夫妇所生的孩子患有色盲病的几率为________。
P(色盲)=P(Xa·Y)=P(Xa)·P(Y)=1/2×1/2=1/4
1/4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比较
巩固练习
白化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分析一对杂合子父母产生白化病子代的情况?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化的几率 ,
2.生男孩白化的几率 ,生女孩白化的几率 ,
3.生白化男孩的几率 ,生白化女孩的几率 。
色盲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母方为色觉正常(属于携带者),父方为色觉正常,子代患色盲的可能性
?
1.父母的基因型是 ,子代色盲的几率 ,
2.生男孩色盲的几率 ,生女孩色盲的几率 ,
3.生色盲男孩的几率 ,生色盲女孩的几率 。
比较可知:常染色体上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即子代无论男女得病的概率或正常的概率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子代男女得病概率或正常的概率不同
Aa
Aa
XBXb
XBY
1/8
1/4
1/4
1/8
1/4
1/4
0
1/2
1/4
0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若求“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看“病名”和“性别”的先后顺序,若病名在前而性别在后,则性别未知,“患病男孩”概率=后代中患病孩子概率×1/2;若性别在前而病名在后,则性别已知,“男孩患病”概率=后代中患病孩子概率。
所以,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
(1)男孩患病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时遵循伴性遗传规律,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然后再按以下规则:
(1).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
(2).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者的概率
换句话说:
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的概率;
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根据双亲基因型推测后,求概率问题时只需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例题:人类并指是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是独立遗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
⑴他们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可能性是多少?
。
⑵他们再生一个患一种病的孩子可能性是多少?
。
⑶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患两种病的可能性是多少?
。
⑷他们再生一个患两种病的男孩可能性是多少?
。
【解析】本题考查用自由组合定律来分析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概率,在分析独立遗传的两种病的问题时,依据先拆分后合并的原则,先单独分析每一对基因的遗传,再根据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计算。
本题还牵涉到
“男孩患两种病”和“患两种病的男孩”的问题。“男孩患两种病”指的是性别已知,孩子有两个限制条件:既患并指又患白化病。“患两种病的男孩”指的是性别未知的,概率计算时需考虑性别比例,故孩子有三个限制条件:患并指、患白化病和男孩。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例题:人类并指是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且是独立遗家庭中,父亲并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
⑴他们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可能性是多少?
。
⑵他们再生一个患一种病的孩子可能性是多少?
。
⑶他们再生一个男孩患两种病的可能性是多少?
。
⑷他们再生一个患两种病的男孩可能性是多少?
。
1/16
3/8
1/2
1/8
【解析】若并指基因用D表示,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依两种病的显、隐性关系和父母及孩子的表现型可推断父亲的基因型为AaDd,母亲的基因型为Aadd。先单独考虑白化病和并指:
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
后代中正常的概率为3/4
就白化病来说
患并指病的概率为1/2
后代中正常的概率为1/2
就并指病来说
⑴表现型正常的孩子可能性:3/4×1/2=3/8;
⑵患一种病的孩子可能性:3/4×1/2+1/4×1/2=1/2;
⑶男孩患两种病的可能性:1/4×1/2=1/8;
⑷患两种病的男孩可能性:1/4×1/2×1/2=1/16。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巩固练习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解析】依据系谱图中Ⅱ代5号、6号个体患病而女儿正常(有中生无为显性,女儿正常为常显)可推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依据Ⅱ1、Ⅱ2号个体正常而儿子患病(无中生有为隐性)且Ⅱ1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推知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所以A正确;
1/2aaXBXB
1/2aaXBXb
aaXBY
2/3AaXBY
1/3AAXBY
Ⅲ1
Ⅲ5
Ⅲ4
甲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AaXbY
Ⅲ2
aaXBY
aaXbY
AaXBXB
AaXBY
AaXBXB
1/2AaXBXB
1/2AaXBXb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巩固练习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解析】设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则Ⅲ1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Ⅲ5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出患病男孩(基因型为aaXbY)的概率为1/2×1/4=1/8,所以B正确;
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下列有关甲、乙两种遗传病和人类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巩固练习
A.从系谱图中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B.若Ⅲ1与Ⅲ5结婚,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C.若Ⅲ1与Ⅲ4结婚,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1/24;
D.若Ⅲ1与Ⅲ4结婚,后代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7/12;
“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计算区别
【解析】单纯考虑甲病,Ⅲ1的基因型为aa,Ⅲ4的基因型为1/3AA,2/3Aa,
故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2/3;单纯考虑乙病,Ⅲ1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Ⅲ4的基因型为XBY,故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可知生两病兼发孩子的概率为2/3×1/8=1/12;只患甲病的概率为2/3-1/12=7/12,所以C错误、D正确;
C
2.下列遗传系谱图中,
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甲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A或a表示,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用B或者b表示,分析正确的是(
)
巩固练习
A.I2的基因型
aaXBXB或aaXBXb;
B.II5的基因型为BbXAXA的可能性是1/4;
C.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32;
D.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
C
【分析】9号个体患甲病而其父亲(6号)不携带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3号与4号个体正常却生了个患乙病的女儿,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根据Ⅲ7、Ⅲ8号可推测出Ⅱ3、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AY和BbXAXa,同时推出Ⅰ2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故A错误;根据Ⅰ2、Ⅲ9可知Ⅱ5的基因型是BbXAXa,故B错误;Ⅲ8的基因型为bbXAXa(1/2)或bbXAXA(1/2),Ⅲ9的基因型为(1/2)BbXaY或(1/2)BBXaY;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1)甲病:Ⅲ8和Ⅲ9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2)乙病:Ⅲ8和Ⅲ9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所以Ⅳn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4×1/4×1/2=1/32,故C正确;通过遗传咨询不能确定Ⅳn是否患有遗传病,只能推算Ⅳn患有遗传病的概率,故D错误.
bbXAXA或bbXAXa
BbXAXa
bbXAXA或bbXAXa
BBXaY
或BbXaY
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2/3患病,aa的人都正常。一对新婚夫妇中女性正常,她的母亲是Aa患病,她的父亲和丈夫的家族中均无该病患者,请推测这对夫妇的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
)
A.1/12??
?????
B.1/6??
???
??
C.2/15????
?
???
D.1/8
解析:题中妻子的母亲基因型是Aa,父亲是aa,则正常表现的妻子的基因型是Aa的可能性是1/4(Aa的可能性是1/2×1/3=1/6,aa的可能性是1/2,
Aa:aa=1:3),丈夫的基因型是aa,其子女是Aa的可能性是1/4×1/2=1/8,子女患病的几率是1/8×2/3=1/12。故答案选A。
A
巩固练习
因为该女性表现正常,在1/2Aa中存在2/3患病,1/3正常,所以其基因为Aa的可能性为1/4(1/2×1/3=1/6,
aa的可能性是1/2,
Aa:aa=1:3),即1/4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