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
1.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高之比为2:1,那么它们中线之比为(
)
A.1:2
B.1:3
C.2:1
D.4:1
2(2014·遵义一模)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0)放置边长分别3,4,的三个正方形,则x的值为(
)
A.
5
B.
6
C.
7
D.
12
3.
△ABC∽△A′B′C′,且相似比为2:3,则对应边上的高的比等于( )
A.2:3
B.3:2
C.4:9
D.9:4
4.
如图,△ABC∽△A′B′C′,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A′D′、B′E′分别是△A′B′C′的高和中线,且AD=4,A′D′=3,BE=6,则B′E′的长为_________.
PAGE
1
E
B
品教学网
C
B
(10题图)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1.
能判定△ABC相似于△A'B'C'的条件是(
)
A.
B.且∠A=∠C
C.且∠B=∠A′
D.且∠
B=∠
B′
2.
已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
,则添加的条件是
.
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AB=6,BC=4,AC=5,,求AD的长.
4.如图所示,给出下列条件:①∠B=∠ACD;②∠ADC=∠ACB;③;④AC2=AD?AB.其中单独能够判定△ABC∽△ACD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分别在AC,AB上,且,AE=BE,则有(
)
A、△AED∽△BED
B、△AED∽△CBD
C、△AED∽△ABD
D、△BAD∽△BCD
6.已知,如图,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能否在边AB上找一点N(不含A、B),使得△CDM与△MAN相似?若能,请给出证明,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PAGE
1
品教学网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2课时
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1
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
)
A.(0,1)
B.(6,1)
C.(0,-3)
D.(6,-3)
2
将如图各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乘以2,所得图形与原图形比( )
A.形状大小变了,整体鱼被横向拉长为原来的2倍
B.形状大小变了,整体鱼被纵向拉长为原来的2倍
C.形状大小不变,整体鱼向右移动了两个单位
D.形状大小不变,整体鱼向左移动了两个单位
3(2014武汉中考)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3,3)B.(4,3)
C.(3,1)
D.(4,1)
4.
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那么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
A.(0,1)
B.(6,1)
C.(6,-1)D.(0,-1)
5.已知线段CD是由线段AB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C(4,7),则点B(-4,-1)的对应点D的坐标为( )
A.(1,2)
B.(2,9)
C.(5,3)
D.(-9,-4)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3),则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3,2)
B.(2,-3)C.(-2,3)D.(-2,-3)
7.
如图,△ABC与△DEF关于y轴对称,已知A(-4,6),B(-6,2),E(2,1),则点D的坐标为( )
A.(-4,6)
B.(4,6)
C.(-2,1)D.(6,2)
8.已知点A(a,2013)与点B(2014,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为( )
A.-1
B.1
C.2
D.3
PAGE
122.1
比例线段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1.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25cm,则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250km
B.125km
C.12.5km
D.1.25km
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如果⊿ABC与⊿A′B′C′相似,那么⊿A′B′C′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
B.
C.
D.
3.如图,AB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距墙脚1.6m,梯上点D距墙1.4m,BD长0.55m,则梯子的长为(
)
A.3.85m
B.4.00m
C.4.40m
D.4.50m
5.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CAD,只要CD等于(
)
A.
B.
C.
D.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10题图)
4.一个钢筋三角架三边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和50cm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且BD=CE,AD与BE相交于点F.
(1)试说明⊿ABD≌⊿BCE.
(2)⊿AEF与⊿ABE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3)BD2=AD·DF吗?请说明理由.
PAGE
122.1
比例线段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1.若互不相等的四条线段的长a,b,c,d满足=,m为任意实数,则下列各式中,相等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
(B)=
(C)=
(D)=
2.已知(-3):5=(-2):(x-1),则x=
3.若x是3、4、9的第四比例项,则x=
,又x是6和y的比例中项,则y=
4.已知===,b+d+f=50,那么a+c+e=
5.如果=,那么=
,=
,
=
6、(1)已知a:b:c=2:3:7,且a-b+c=12,求2a+b-3c的值;
(2)已知==,求的值。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等于
8.如图,在△ABC中,D、E分别
是AB、AC边上的点,且
DE∥BC,
若AD=5,DB=3,DE=4,则BC等于
.
9.
如图,□ABCD中,点E是边
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EF:FC等于
A.1:1
B.1:2
C.1:3
D.2:3
PAGE
1
品教学网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1.如图,△ABC中,AE交BC于点D,∠C=∠E,AD:DE=3:5,AE=8,BD=4,则DC的长等于(
)
A.
B.
C.
D.
2.
如图,M是Rt△ABC的斜边BC上异于B、C的一定点,过M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这样的直线共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3.
如图所示,
是等边三角形,,试判断与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4.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E是AC边上一点.且满足AD=AB,∠ADE=∠C.
(1)求证:∠AED=∠ADC,∠DEC=∠B;
(2)求证:AB2=AE?AC.
5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上的一点,连接AE,作BF⊥AE,垂足为H,交CD于F,作CG∥AE,交BF于G.求证:
(1)CG=BH;
(2)FC2=BF?GF;
(3).
PAGE
1
品教学网22.1
比例线段
第4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其推论
1.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边上,且
DE∥BC,如果AD∶DB=3∶2,
EC=4,那么AE的长等于
.
2.如图,在△ABC中,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
若AD=1,DB=2,则△ADE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的比等于
A.
B.
C.
D.
3.如图,AB∥CD∥EF,AD
=
4,BC=DF=38cm,则CE的长
.
4、如图,DF∥AC,DE∥BC,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
(8)
5、如图,已知ΔABC中,DE∥BC,AC=7cm,CE=3cm,AB=6cm,则AD=
;
6、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O,过O作AD的平行线交AB于M,交CD于N,若AD=3cm,BC=5cm,求ON.
7、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G是DC延长线上一点,AG交BD和BC于E,F,求证:=
第13题图
PAGE
1
品教学网22.1
比例线段
第4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及推论
1.如图,已知△ABC中,DE∥BC,则下列等式中不成立的是(
)
(A)
AD:AB=AE:AC
(B)AD:DB=AE:EC
(C)AD:DB=DE:BC
(D)AD:AB=DE:BC
2.如图,△ABC中,DE∥FG∥BC,AD:DF:FB=3:2:1,
则△ADE,四边形DFGE,四边形FBCG的面积比是(
)
(A)3:2:1
(B)9:4:1
(C)9:16:11
(D)9:25:36
3.
如图,直线l1∥l2∥l3,另两条直线分别交l1,l2,l3于点A,B,C及点D,E,F,且AB=3,DE=4,EF=2,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BC:DE=1:2
B.
.BC:DE=2:3
C.
.BC:DE=8
D.
.BC:DE=6
4、如图,已知ΔABC中,DE∥BC,AD2=AB?AF,求证∠1=∠2
5、已知ΔABC中,AD为∠BAC的外角∠EAC的平分线,D为平分线与BC
延长线交点,求证:=
6、已知,如图,ΔABC中,直线DEF分别交BC,AD于D,E,交BA的延长线于点F,且=
,求证AF=AE
7、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在AB,AC上,EF∥BC,
EF交AC于G,若EB=DF,AE=9,CF=4,求BE,CD,
的值。
独立训练
1、若=,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有(
)
=,
d:c=b:a,
=,
=,
=,
=(m≠0)
(A)1
(B)2
(C)3
(D)4
2、已知线段a,m,n,且ax=mn,求作x,图中作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果D,E分别在ΔABC的两边AB,AC上,由下列哪一组条件可以推出
DE∥BC
(A)
=
,=
(B)=
,=
(B)
=
,=
(D)
=
,=
4、已知S正方形=S矩形,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10cm和6cm,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5、在RtΔABC中,∠C=90°,
∠A=30°则a:b:c=
6、设点F在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B的延长线上,DF交AB于点E,求证,
AE:AD=AB:CF
7、在梯形ABCD中,AD∥BC,点E在BD的延长线上,且CE∥AB,AC与BD相交于点O,求证:OB2=OD?OE
8、
如图,△中,∥,,,则的长是
A.
B.
C.
D.
PAGE
1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
1、如图,△ABC中,DE∥BC,,DE=2,则BC的长为____.
2、如图,DE是三角形ABC中BC边上的两个三等分点,F是AC的中点,AD与EF交于O,则=_____
3、如图,Rt△ABC中,∠A=90°,AB=3,AC=4,P是BC边上的一点,作PE⊥AB于E,PD⊥AC
于D,设BP=x,则PD+PE的长为____.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与平行四边形ACED都是平行四边形,点R为DE的中点,BR
分别交AC、CD于点P、Q.求BP:PQ:QR
.
PAGE
1
品教学网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1课时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1及其应用
1.如图,△ABC,是一张锐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D是边BC上的高,BC=40cm,AD=30cm,从这张硬纸片上剪下一个长HG是宽HE的2倍的矩形EFGH,使它的一边EF在BC上,顶点G、H分别在AC,AB上,AD与HG的交点为M.
(1)求证:(2)求这个矩形EFGH的周长.
2.
如图,已知△ABC的面积是12,BC=6,点E、I分别在边AB、AC上,在BC边上依次做了n个全等的小正方形DEFG,GFMN,……KHIJ,则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A.
B.
C.
D.
3.如图,矩形ABCD为台球桌面.AD
=
260cm,
AB
=130cm,球目前在E点位置,AE=60cm,如果小丁瞄准BC边上的点F将球打过去,经过反弹后,球刚好弹到D点位置.
(1)求证:△BEF∽△CDF;
(2)求CF的长.
A
B
C
J
K
N
G
D
E
F
M
H
I
……
PAGE
1
A
D
G
E
B
F
C
品教学网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2、3及其应用
1.
如图,△ABC中,AD、BE是两条中线,则S△EDC∶S△ABC=(
)
A.1∶2
B.2∶3
C.1∶3
D.1∶4
2.
如图,把一张三角形纸片ABC沿中位线DE剪开后,在平面上将△ADE绕着点E顺时针旋转180°,点D到了点F的位置,则S△ADE:S□BCFD=_______.
5.
△ABC∽△A′B′C′,
,AB边上的中线CD=4cm,△ABC的周长为20cm,△A′B′C′的面积是64cm2,求:
(1)A′B′边上的中线C′D′的长;
(2)△A′B′C′的周长;
(3)△ABC的面积.
A
B
C
D
E
PAGE
1
E
B
品教学网22.2
形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3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
1.已知△ABC如图,则下列4个三角形中,与△ABC相似的是(
)
A、
B、
C、
D、
2.如图,△ABC中,AB=AC,△DEF中,DE=DF,要使得△ABC∽△DEF,还需增加的一个条件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
第3题图
3.如图,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O,试问△AOB与△DOC是否相似?
某同学作如下解答:
解:△AOB∽△DOC.理由如下:在△AOB和△DOC中,因为AD∥BC,.∵∠AOB=∠DOC,∴△AOB∽△DOC.
请你回答,该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在每一步后面写出根据.如果不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
4.如图,∠1=∠2,则下列各式不能说明△ABC∽△ADE的是(
)
A、∠D=∠B
B、∠E=∠C
C、D、
5.已知如图:(1)、(2)中各有两个三角形,其边长和角的度数已在图上标注,图(2)中AB、CD交于0点,对于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相似
B、都不相似
C、只有(1)相似
D、只有(2)相似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在△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P点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试求AQ的长
PAGE
122.1
比例线段
第3课时
比例的性质与黄金分割
1.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与这边上的高的比是(
)
A.∶2
B.
∶1
C.2∶
D.1∶
2.下列各组中的四条线段成比例的是(
)
A.a=,b=3,c=2,d=
B.a=4,b=6,c=5,d=10
C.a=2,b=,c=2,d=
D.a=2,b=3,c=4,d=1
3.已知线段a、b、c、d满足ab=cd,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A.a∶d=c∶b
B.a∶b=c∶d
C.d∶a=b∶c
D.a∶c=d∶b
4.若ac=bd,则下列各式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5.已知点M将线段AB黄金分割(AM>BM),则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
A.AM∶BM=AB∶AM
B.AM=AB
C.BM=AB
D.AM≈0.618AB
PAGE
1
品教学网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2、3及其应用
1.
若△ADE∽△ABC,且AD:AB=1:2,则△ADE与△ABC的周长之比是( )
A.1:2
B.1:3
C.2:1
D.1:4
2.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2,其中较小三角形的周长为6cm,则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 )
A.3cm
B.6cm
C.9cm
D.12cm
3.
已知△ABC∽△DEF,△ABC和△DEF的周长分别为20cm和25cm,且BC=5cm,DF=4cm,求EF和AC的长.
4.
若△ABC∽△A′B′C′,相似比为1∶2,则△ABC与△A′B′C′的面积的比为(
)
A.1∶2
B.2∶1
C.1∶4
D.4∶1
5
如图,在△ABC中,EF∥BC,,S梯形BCFE=8,则S△ABC是_________.
PAGE
1
品教学网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1课时
位似图形
1
.下列关于位似图形的表述:
①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②位似图形一定有位似中心;
③如果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且每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那么,这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
④位似图形上任意两点与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是(
)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1=2,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位似,位似比k2=1.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是位似图形吗?位似比是多少?
3.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为,若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18cm2,周长为21cm,那么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
cm2,周长为
cm.
PAGE
1
D
B
0×B
D
B
B
A
D
B
品教学网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1课时
位似图形
1下列图中的两个图形不是位似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四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位似三角形的是(
)
A.图(3)、图(4)
B.B.图(2)、图(3)、图(4)
C.C.图(2)、图(3)
D.D.图(1)、图(2)
3.如图,三个正六边形全等,其中成位似图形关系的有(
)
A.0对
B.1对
C.2对
D.3对
知识点二
位似图形的性质
4.如图所示,△ABC和△A′B′C′是位似图形,且OA′=OA,则AB:A′B′等于(
)
A.3:2
B.2:3
C.3:5
D.5:3
第4题图
第6题图
5.△ABC与△是位似图形,且△ABC与△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的面积是3,则△的面积是(
)
A.3
B.6
C.9
D.12
6.如图,将△ABC的三边缩小为原来的.任取一点O,连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得△DEF,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与△DEF是位似图形;
②△ABC与△DEF是相似图形;
③△ABC与△DEF周长之比为2:1;
④△ABC与△DEF的面积之比为4: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PAGE
1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2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
1.
有一个含有30°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
)
A.相似
B.全等C.既全等也相D.无法确定
2.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点D,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3.
如图,在中,
,E是AC的中点,且AB=5,AC=4,过E作EF⊥AB于F,则AF=_______.
4.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
5.
如图在△ABC中,∠ACB=90°,CD⊥AB,DE⊥BC,那么与△ABC相似的三角形的个数有____.
6.
如图,在△ABC中,AB=AC,BD=CD,CE⊥AB
于E.
求证:△ABD∽△CBE.
PAGE
1
D
E
品教学网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1.在△ABC中,AB=8,AC=6,在△DEF中,DE=4,DF=3,要使△ABC与△DEF相似,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2.如图,在方格纸中,△ABC和△EPD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要使△ABC∽△EPD,则点P所在的格点为(
C
)
(A)
P1
(B)
P2
(C)
P3
(D)
P4
3.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7.5cm,9cm,△DEF的一边长为4cm,当△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A、2cm,3cm
B、4cm,5cm
C、5cm,6cm
D、6cm,7cm
4.下列命题:①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②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③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④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其中真命题是
(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10.如图3,己知格点△ABC,请在图2中分别画出与△ABC相似的格点△AlBlCl和格点△A2B2C2,
并使△AlBlCl与△ABC的相似比等于2,而△A2B2C2与△ABC的相似比等于。(说明:顶点都在网格线交点处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友情提示:请在画出的三角形的项点处标上相对应的字母!)
5.
如图,,试说明:∠BAD=∠CAE.
6.如图,在△ABC中,点D在AB边上,AD=9,DB=16,AC=15,BC=20,CD=12.
求证:△ABC为直角三角形.
7.
已知:如图,AB∥DE
,BC∥EF,AC∥DF,求证:△ABC∽△DEF.
图3
第6题
第7题
PAGE
1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
第2课时
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2),B(6,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1:2.则线段AB的对应线段A′B′的长为( )
A.1
B.2
C.1或4
D.2或6
2.
如图,已知E(-4,2),F(-1,-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2:1把△EFO缩小,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______.
3.将点P(-2,3)向右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P1,点P2与点P1关于原点对称,则点P2的坐标是(
)
A.(-5,-3)
B.(1,-3)
C.(-1,-3)
D.(5,-3)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1,2),B(2,0),把线段AB平移后得线段CD,其中A点对应点是C(3,a),B点对应点是D(b,1),则a-b的值为( )
A.-1
B.0
C.1
D.2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孔明做走棋的游戏,其走法是:棋子从原点出发,第1步向右走1个单位,第2步向右走2个单位,第3步向上走1个单位,第4步向右走1个单位……,依此类推,第n步的走法是:当n能被3整除时,则向上走1个单位:当n被3除,余数为1时,则向右走1个单位;当n被3整除,余数为2时,则向右走2个单位。当走完第100步时,棋子所处位置的坐标是( )
A.(66,34)B.(67,33)C.(100,33)D.(99,34)
6.
如图,正方形OABC与正方形ODEF是位似图形,O为位似中心,S正方形ODEF=2S?正方形OABC,点A的坐标为(1,0),则E点的坐标为_______.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4),B(-2,1),C(-5,2).
(1)请画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2)将△A1B1C1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同时乘以-2,得到对应的点A2,B2,C2,请画出△A2B2C2.
(3)求△A1B1C1与△A2B2C2的面积比,即S△A1B1C1:S△A2B2C2=_______.(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
8.
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
(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
(3)求出△A2B2C2的面积.
PAGE
1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1课时
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
1、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_____.
2、如图,上体育课甲乙两同学分别站在CD的位置,乙的影子恰好在甲的影子里边,已知甲乙相距1m,甲身高1.8m,乙身高1.5m,则甲的影长是_____m.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D=1,BC=3,则=_____.
4、如图,已知菱形ABCD内接与△AEF,AE=5,AF=4,求菱形的边长.
PAGE
1
品教学网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第4课时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1.
顺次连接三边的中点的,那么与的关系是(
)
A.全等
B.相似
C.无任何关系
D.面积相等
2.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若使△ABC与△PBD相似,则点P应在(
)
A.P1处
B.P2处
C.P3处
D.P4处
3.在△ABC和△DEF中
AB=3.5cm
BC=2.5
cm
CA=4
cm
DE=24.5
cm
EF=17.5
cm
FD=28
cm
则△ABC和△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PAGE
1
PR
B
品教学网22.1
比例线段
第1课时
相似图形
1.把一矩形纸片对折,如果对折后的矩形与原矩形相似,则原矩形纸片的长与宽之比为
.
2.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连线为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请你在如图所示的4×4的方格纸中,画出两个相似但不全等的格点三角形(要求:所画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标明字母,并说明理由).
3.小颖测得2m高的标杆在太阳下的影长为1.2m,同时又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3.6m,请你帮助小颖计算出这棵树的高度.
4.阳光通过窗口照射到室内,在地面上留下2.7m宽的亮区(如图所示),已知亮区到窗口下的墙脚距离EC=8.7m,窗口高AB=1.8m,求窗口底边离地面的高BC.
5.如图,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AB的长为10cm,AC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DE∥AB),那么小玻璃管口径DE是多大?
PAGE
1
品教学网22.1
比例线段
第3课时
比例的性质与黄金分割
一、请你填一填
(1)如图4—2—1,若点P是AB的黄金分割点,则线段AP、PB、AB满足关系式________,即AP是________与________的比例中项.
图4—2—1
(2)黄金矩形的宽与长的比大约为________(精确到0.001).
(3)如果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其中a=2
cm,b=4
cm,c=5
cm,则d=_____________cm.
(4)已知O点是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则AO∶AB∶AC=________.
(5)若=3(b+d≠0),则=________.
二、认真选一选
(1)已知,那么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3x=2y
B.xy=6
C.
D.
(2)把ab=cd写成比例式,不正确的写法是(
)
A.
B.
C.
D.
(3)已知线段x,y满足(x+y)∶(x-y)=3∶1,那么x∶y等于(
)
A.3∶1
B.2∶3
C.2∶1
D.3∶2
(4)有以下命题:
①如果线段d是线段a,b,c的第四比例项,则有
②如果点C是线段AB的中点,那么AC是AB、BC的比例中项
③如果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那么AC是AB与BC的比例中项
④如果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BC,且AB=2,则AC=-1
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细心算一算
已知实数a,b,c满足,求的值.
四、好好想一想
以长为2的线段AB为边作正方形ABCD,取AB的中点P,连结PD,在BA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PF=PD,以AF为边作正方形AMEF,点M在AD上,如图4—2—2.
图4—2—2
(1)求AM、DM的长.
(2)求证:AM2=AD·DM.
(3)根据(2)的结论你能找出图中的黄金分割点吗?
PAGE
122.1
比例线段
第2课时
比例线段
1、若=,则x等于(
)
(A)12
(B)2
(C)-
2
(D)±2
2、已知y是3,6,8的第四比例项,则y等于(
)
(A)4
(B)16
(C)12
(D)4
3.如图,Rt△ABC中,∠BAC=90°,AD⊥BC于点D,若BD:CD=3:2,则=
(
)
A.
B.
C.
D.
4.如图,在□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EF:FC等于( )
A.1:1
B.1:2
C.1:3
D.2:3
5、若(m+n):n=5:2,则m:n的值是(
)
(A)5:2
(B)2:3
(C)3:2
(D)2:5
6、把m=写成比例式,且使m为第四比例项
;
7、若线段a=5cm,b=10cm,c=4dm,d=2cm,它们是否成比例线段
;
8、已知=,则(x+y):(x-y)=
;
PAGE
1
品教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