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4 12:5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
【学情分析】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熟练掌握口算是为是为以后学习笔算打基础。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正确、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3、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数据,整理信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培养学生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口算:
18+3= 56+4= 10 - 5 =
28 - 9 = 26 + 30= 49 - 20 =
(二)用竖式计算:
34+62= 62-28=
二、创设情境,展示,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了口算的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好吗?
师: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件半袖衫54元 。
生2:一条短裤36元。
生3:一个书包28元。
生4:一双鞋子39元。
师:根据提供的服装店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讨论交流。
(关注学生是否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关注的焦点是组织学生充分交流个性化的算法。)
师:引导学生从中筛选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54+28=
2、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54-28=
师:观察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它们都是几位数?
引出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三、自主学习,探索算法
(一)学习问题(1)
师: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
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针对提出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各学生汇报。
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方法一: 50+20=70(元) 4+8=12(元) 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 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 84-2=82(元)
(让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选出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
(关注学生能否提出多样化的问题。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多想问题。 )
(观察学生是否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关注学生是否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师:(小结),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二)学习问题(2)
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更好一些?
学生列式解答,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 54-20=34(元) 34-8=26(元)
方法二: 54-30=24(元) 24+2=26(元)
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表达问题的能力。
比较算法:上面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
教师小结,并指出: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去口算,也可以把这几种算法在练习时都试着用一下,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算法,好吗?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从上课开始的“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的第二题入题,重点练习两个小题,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二)用竖式计算:
34+62= 62-28=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注意对比自己的笔算和口算技巧,加强学生多种口算方法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一)试一试 (课本第51页):任选购两件衣物,提问题并口算结果
(二)课本第51页,第2、3题
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口算数学,重点是体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多样化,形成口算的技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这些题目大多数学生都会算,只是头脑中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口算方法,本节课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教学设计理念,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生活情境引入,培养学生在帮别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学会口算的能力,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能理解的方法快速口算。
这节课教学的初衷是“面向全体学生”,让不会口算的学生也会算,由班上有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去影响后进生;而会口算的学生能看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计算方法,因此重在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整节课的设计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通过自己计算来解决问题,在比较中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整节课体现了每个学生都参与探讨算法的过程,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整节课“教与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上,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