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课(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物质及其变化 复习课(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4 11:32: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复习课
重点回顾
专题一
酸的性质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酸的共性:
(1)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酸不能使_______试液变色。
除去水分子外,还含有氢离子和氧离子。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_______和_______。
3.酸的个性
盐酸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腐伙性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硫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和强氧化性
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硝酸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4.酸的共性实质上就是氢离子的性质,酸的个性实质上是酸根离子的性质。
典例1、(2019?广州)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变式1-1、(2019秋?嵊州市期中)根据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 
 (填物质类别)。
(3)请写出符合性质③,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专题二
碱的性质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可溶性碱的共性:
(1)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酚酿试液变红色。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断盐。
3.碱的个性:
名称
化学式与俗称
性质与用途
氢氧化钠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片状固体,易溶干水(放热),易潮解(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有很强的腐蚀性,可用在造纸、肥皂、纺织、石化等工业上。
氢氧化钙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可用于建筑、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等
4.复氧化钠由于易潮解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规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由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氧钙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5.碱的共性实质上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碱的个性实质上是阳离子的性质。
典例2、(2019?朝阳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2)将溶液B、C、D以及固液混合物E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了判断可能存在的物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 
 。
A.CuO
B
Na2CO3
C.Cu
D.pH试纸
变式2-1、在中学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某探究小组想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无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Ⅰ,对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探究
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NaOH与盐酸发生反应,结果甲同学没有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如果要想证明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则实验应改为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且看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现象.
Ⅱ,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

洗气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A,B均无明显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B中盛放的溶液是 
 .
【反思交流】
(1)实验①由于甲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 
 ,看到了 
 现象,证明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CO2确实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
(2)请判断③中V 
 200mL(填“>”、“<”或“=”),理由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专题盐和化肥
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断盐和新酸。
(2)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盐。
3.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盐
碳酸钠
碳酸钙
氯化钠
化学式
Na2CO3
CaCO3
NaCl
俗称
纯碱、苏打
食盐
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放热),溶液呈碱性;Na2CO3
+
2HCl=2NaCl+H2O+CO2↑Na2CO3
+Ca(OH)2=CaCO3↓+
2NaOH
白色块状固体,难溶于水;CaCO3
+2HCl=
CaCl2
+CO2↑+H2OCaCO3=高温=CaO+CO2
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其水溶液的PH=7
用途
制取少量的烧碱:制玻璃、制肥皂、制洗涤剂等
重要的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调味品,配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4.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成为复合肥,如KNO3
、KPO4等。
典例3、(2019秋?杭州月考)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B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仅根据实验l推测原营养液中一定有 
 ;
②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
变式3-1、氯化铵(NH4Cl),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味咸凉而微苦,溶于水,受热易挥发,337.8℃时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是一种速效化学肥料。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由以上信息可知氯化铵的化学性质是 
 。
(3)施用氯化铵时要避免和碱性物质混用的理由是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复习课
重点回顾
专题一
酸的性质
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酸的共性:
(1)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酸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除去水分子外,还含有氢离子和氧离子。
(2)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酸和新盐。
3.酸的个性
盐酸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和腐伙性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硫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和强氧化性
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硝酸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故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4.酸的共性实质上就是氢离子的性质,酸的个性实质上是酸根离子的性质。
典例1、(2019?广州)氯化氢(HCl)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其水溶液叫盐酸。
(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水,现象是 
 。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画出HCl气体和盐酸的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解答】解:(1)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是因为试管中不含有酸性物质,再滴入水,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因此现象是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
故填: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变红色。
(2)向盛有NaHCO3粉末的试管中通入HCl气体,无明显现象,停止通气,再加入少量水,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NaHCO3+HCl═NaCl+H2O+CO2↑。
(3)HCl气体中只含有氯化氢分子,盐酸中除去水分子外,还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微观粒子组成示意图如下所示:

故答案为:。
变式1-1、(2019秋?嵊州市期中)根据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填离子符号)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 
 (填物质类别)。
(3)请写出符合性质③,反应前后溶液颜色发生改变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答】解:(1)酸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金属单质;
(3)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后溶液变成浅绿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故填:H+;金属单质;Fe+2HCl═FeCl2+H2↑。
专题二
碱的性质
1.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2.可溶性碱的共性:
(1)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酚酿试液变红色。
(2)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断盐。
3.碱的个性:
名称
化学式与俗称
性质与用途
氢氧化钠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白色片状固体,易溶干水(放热),易潮解(可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有很强的腐蚀性,可用在造纸、肥皂、纺织、石化等工业上。
氢氧化钙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可用于建筑、改良酸性土壤、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等
4.复氧化钠由于易潮解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规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由于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用氢氧化氧钙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5.碱的共性实质上就是氢氧根离子的性质,碱的个性实质上是阳离子的性质。
典例2、(2019?朝阳区校级模拟)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固液混合物中沉淀的化学式是 
 ;
(2)将溶液B、C、D以及固液混合物E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为了判断可能存在的物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 
 。
A.CuO
B
Na2CO3
C.Cu
D.pH试纸
【解答】解:(1)固液混合物中沉淀是碳酸钙,碳酸钙化学式是CaCO3。
故填:CaCO3。
(2)将溶液B、C、D以及固液混合物E充分混合得到无色溶液F,说明碳酸钙和盐酸完全反应,如果有过量的碳酸钾,也和盐酸完全反应,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可能含有的溶质是氯化氢;
为了判断可能存在的物质,以下可以选用的是:CuO(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Na2CO3(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pH试纸(能够测定处酸性溶液pH小于7)。
故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氯化氢;ABD。
变式2-1、在中学所学的化学反应中,有很多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某探究小组想通过实验来证明某些无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他们做了以下探究过程.
Ⅰ,对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探究
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NaOH与盐酸发生反应,结果甲同学没有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原因是 氢氧化钠溶液过量 ,如果要想证明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则实验应改为 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且看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现象.
Ⅱ,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甲同学设计了三个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

洗气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200mL)
A,B均无明显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CO2反应.B中盛放的溶液是 
 .
【反思交流】
(1)实验①由于甲同学选用的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将甲同学的广口瓶替换成 
 ,看到了 
 现象,证明CO2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改进实验仍然存在缺陷,应增加一个对比实验,证明CO2确实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该对比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
(2)请判断③中V 
 200mL(填“>”、“<”或“=”),理由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
【解答】:Ⅰ直接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时根本就看不到酚酞试液由无色逐渐变为红色的过程,而是直接成为红色,所以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如果发现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Ⅱ①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导致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膨胀;
③前面是氢氧化钠,后面是氢氧化钙,如果通入二氧化碳后都没有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与前面的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所以后面瓶内是澄清石灰水;
【反思交流】(1)广口瓶瓶壁不能变形,所以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压强减小,也不会有明显现象,如果换成塑料瓶,就会看到瓶子变瘪了,该现象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要做一个对照实验,试剂是二氧化碳和水,用相同的塑料瓶,看瓶子变瘪的程度即可;
(2)因为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如果没有氢氧化钠,当V≤200mL时,二氧化碳完全溶于水中也会产生同样现象,所以要大于200mL.
故答案为:Ⅰ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Ⅱ①CO2+2NaOH═Na2CO3+H2O;②气球膨胀;③澄清石灰水;【反思交流】(1)软塑料瓶;软塑料瓶变瘪;水和二氧化碳;(2)>;如果没有氢氧化钠,当V≤200mL时,二氧化碳完全溶于水中也会产生同样现象.
专题盐和化肥
1.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化学性质:
(1)与某些酸反应生成断盐和新酸。
(2)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
(3)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盐。
3.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盐
碳酸钠
碳酸钙
氯化钠
化学式
Na2CO3
CaCO3
NaCl
俗称
纯碱、苏打
食盐
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放热),溶液呈碱性;Na2CO3
+
2HCl=2NaCl+H2O+CO2↑Na2CO3
+Ca(OH)2=CaCO3↓+
2NaOH
白色块状固体,难溶于水;CaCO3
+2HCl=
CaCl2
+CO2↑+H2OCaCO3=高温=CaO+CO2
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其水溶液的PH=7
用途
制取少量的烧碱:制玻璃、制肥皂、制洗涤剂等
重要的建筑材料,补钙剂等
调味品,配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4.常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和钾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成为复合肥,如KNO3
、KPO4等。
典例3、(2019秋?杭州月考)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1)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填序号)。
①硝酸铵
②磷酸二氢铵
③硝酸钾
④硫酸钾
(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KNO3、Ba(NO3)2、K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①仅根据实验l推测原营养液中一定有 
 ;
②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
【解答】解: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硝酸钡,溶液中含有硝酸钡时,则不含有碳酸钾,是因为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即不能共存;
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钾,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钾;
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钾,是因为如果含有硝酸钾,则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不是1:1;
(1)①硝酸铵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是氮肥;
②磷酸二氢铵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是复合肥;
③硝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肥;
④硫酸钾中含有营养元素钾元素,是钾肥。
故填:②③。
(2)①仅根据实验l推测原营养液中一定有Ba(NO3)2。
故填:Ba(NO3)2。
②加入硝酸银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硝酸银和氯化钾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钾,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钾,若测得原营养液中K+和Cl﹣的数目之比为1:1,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硝酸钾,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Ba(NO3)2、KCl。
故填:Ba(NO3)2、KCl。
变式3-1、氯化铵(NH4Cl),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味咸凉而微苦,溶于水,受热易挥发,337.8℃时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是一种速效化学肥料。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氯化铵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2)由以上信息可知氯化铵的化学性质是 
 。
(3)施用氯化铵时要避免和碱性物质混用的理由是 
 。
【解答】解:(1)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2)由信息可知:物理性质:氯化铵是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味咸凉而微苦,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热稳定性差,受热容易分解。
(3)铵态氮肥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故答案为:(1)氮肥;
(2)受热容易分解;
(3)氯化铵能和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