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必修学业水平测试)
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分第Ⅰ、Ⅱ卷,第Ⅰ卷包括单项选择题,第Ⅱ卷是综合题。
2.请将姓名、学校、班级填写至密封线内,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填写至答题卡内。
3.考试时间共9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后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共50分)
区域既可以按自然要素划分,也可以按人文要素划分。我国地域广阔,各区域间差异明显。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图1),回答1~3题
1.划分Ⅰ、Ⅱ、Ⅲ三大自然区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
2.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A.黑龙江 B.黄河
C.珠江 D.澜沧江
3.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热带的界线
B.7月份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毫米年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
下表为“2010年瑞丽市三产产值比重表”,据此完成第4题。
产业 一产 二产 三产
产值(%) 20.2 22.1 57.7
4.瑞丽市产值构成呈现上表所示特征,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资源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云南省“两会”期间,省长秦光荣在参加德宏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高度重视瑞丽“沿边开放开发重点实验区”建设,使瑞丽成为德宏州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云南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此完成第5题
5.瑞丽市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增长,与此不相适宜的是
A.发展水稻种植业 B.发展对外贸易 C.发展旅游业 D.发展轻工业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阶段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A.发展问题 B.贫困问题 C.生态问题 D.人口问题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
A.宁可停止发展,也要保护环境
B.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C.满足人类的需求可以不惜代价
D.省吃俭用,留给子孙后代
使用含氟冰箱对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B.释放二氧化硫气体,产生酸雨
C.破坏臭氧层,产生臭氧层空洞 D.产生噪音污染,损害人体神经系统
10.右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C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1.某地生产的新品种西瓜,第二年种植面积比第一年扩大一倍,
第三年又比上一年扩大50%,主要原因是
A.当地自然条件适宜种西瓜 B.西瓜产量高,价格便宜
C.西瓜品种好,口味佳 D.西瓜销路好,需求量大
12.下列有关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造纸厂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
B.化工厂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且应布局在居民区的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C.发电厂应远离居民区
D.水泥厂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地带
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3.下列情况下,最合理的交通工具是
①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达 ②1OOO万吨石油由大连运往上海
③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 ④从武汉到郑州探亲
A.①飞机②海轮③汽车④火车 B.①飞机②海轮③火车④汽车
C.①火车②飞机③汽车④火车 D.①飞机②汽车③火车④火车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回答14-16题
14.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A.电视机厂 B.造纸厂 C.电镀厂 D.炼油厂
15.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A.钢铁厂 B.印染厂 C.化工厂 D.水泥厂
16.若工厂可对大气产生污染,位于湖南省洞庭湖流域的城镇布局合理的是
A.甲 B. 乙 C.丙 D. 丁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17-18题。
作 物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1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2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19-20题
1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原料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2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产品科技含量高
C.以航空运输为主
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下图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21~22题
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2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高
23.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
A.光热和降水 B.市场
C.交通运输 D.国家政策
24.下列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田地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B.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高
D.人均耕地少,以小农经营为主
近年来,乳制品销量大增,出现了伊利、蒙牛、光明等一批知名品牌。据此回答第25~26题
25.影响乳制品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市场需求量
C.技术力量
D.廉价的劳动力
26.为了乳制品企业的健康发展,这些企业应该
A.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走劳动密集型道路
B.利用我国草场资源丰富的优势,走资源密集型道路
C.加强科技投入,走技术密集型道路
D.不断扩大规模,以抢占市场份额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27~29题
27.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
28.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便利的交通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29.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0.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 ③江南丘陵的茶叶 ④吐鲁番的瓜果
A.①热量 ②市场 ③土壤 ④光照 B.①热量 ②水源 ③市场 ④交通
C.①土壤 ②政策 ③科技 ④市场 D.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水源 ④热量
31.读炼铝厂、制糖厂、电子装配厂和啤酒厂四种工业布局模式图,判断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是
A.①是炼铝厂 ②是制糖厂 ③是电子装配厂 ④是啤酒厂
B. ①是啤酒厂 ②是电子装配厂 ③是制糖厂 ④是炼铝厂
C.①是制糖厂 ②是电子装配厂 ③是炼铝厂 ④是啤酒厂
D.①是啤酒厂 ②是炼铝厂 ③是制糖厂 ④是电子装配厂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读图完成32~33题。
32.区位选择与图中所示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33.图中所反映出这种工业区位选择变化的原因是
A.原料地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逐渐增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34.体现了工业地域形成逻辑关系的顺序是
①工业城市 ②工业联系 ③工业地域 ④工业集聚
A.③④②①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35.日本索尼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办电视机装配厂,主要是考虑
A.当地具有技术优势 B.当地经济发达
C.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D.当地交通便利
36.集装箱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的
A.网络化 B.高速化
C.专业化 D.综合化
37.大量天然气由缅甸输往中国西南片区,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管道
C.铁路 D.海运
38.近日瑞丽市某些建筑工地,不分昼夜地施工、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会造成
A.有害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害废水、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39.现在有些城市实行了“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是
A.扶持国有企业,突出公有制为主体 B.公共汽车是无污染的交通工具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D.限制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使用
40.青铁路藏的修建,克服或解决了三大世界性难题,除了以下
A.高原冻土 B.生态脆弱 C.高原缺氧 D.地层活跃
41.下列观点和活动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天人合一 B.人定胜天 C.竭泽而渔 D.围湖造田
随着人们生活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42—43题
42.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物品 B.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物品
C.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 D.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44-—45题
44.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45.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46.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47—48题
47.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 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 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A 水能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天然气
读“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判断49~50题。
49.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A 呈直线上升趋势
B 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C 变化不大
D 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50.下列人类的做法中,对缓解图示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 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 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C 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 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学业水平测试)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51.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1)该区域铁路线路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4分)
(2)出城公路和铁路交汇处常出现交通事故,对此现象你有何良策?(2分)
(3)图中A、B两地分别形成两大商业街(商业中心),其区位因素分别是什么?(4分)
(4)该市计划在奶牛场南侧投资建一机场,可行之处是什么?(4分)不利方面是什么?(该市主导风向为东风)(4分)
52.南昆铁路是1997年我国西南地区新开通的一条铁路。它东起广西南宁,西至云南昆明,北接贵州红果,途经地区分布有苗、壮、布依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这一地区目前经济还比较落后。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南昆铁路经过___________高原和著名的___________地貌风景区。
(2)从图中可见,铁路沿线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云南的__________,贵州和广西的__________,广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建设南昆铁路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项)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 山和 山。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B与C相邻处B侧的干湿地区属 区。
(3)由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
5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 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Ⅱ
图1
远距离输送
近距离输送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放
图乙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放
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