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1.1认识容量与升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1.1认识容量与升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4 13: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 升和毫升
第1课时 认识容量与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描述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到1升有多少,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联系实际生活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难点:对1升的认知表象的建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出示两个茶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茶杯,谁来说出哪个茶杯里盛水多?
说明:哪一个杯子盛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板书:容量)
2.明确学习内容。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容量。
二、探究新知
1.探究容量。
提问:你发现哪个水壶的容量大,哪个水壶的容量小?你是怎样想的?
演示:把其中一个水壶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水壶。
说明:容器的容量是有大小的。
2.认识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
(1)对比分析。
出示:这个黄色水壶能倒几杯呢?
演示:这个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
教师:这个黄色水壶能倒满7杯水,蓝色水壶能倒满5杯水。看来黄色水壶的容量比蓝色水壶容量大。
(2)学生发表意见。
明确:标准不统一,不方便比较。
(3)第二次演示:教师把杯子里的水倒回水壶内,重新换大一点的杯子倒一倒。黄色水壶里的水能倒满5杯。
师:这个黄色水壶的容量到底是几杯?从这两次的倒水,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使用同样的水杯。)
(4)小结:为了准确测量和计算容量的多少,我们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板书:容量单位)
3.感受统一的容量单位“升”。
(1)找容量单位。
出示超市平面图,我们到哪里会找到容量单位?
(平面图上标有:蔬菜水果区、调味品区、五谷杂粮区、饮料区、奶制品区、服装鞋帽区、结账区等)
小组汇报:我们会到调味品区、饮料区、奶制品区去找。
展示超市视频及商品商标特写。(色拉油5升 牛奶1升 饮料2.5升等)
师问:从这些商品的商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板书:升、L。)
师问:你们都是在哪些物品上看到这个容量单位的?(生:水、鲜奶、饮料、油、液体。)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作单位,可以用符号“L”表示。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一样,是一种计量单位。(板书:液体升
L)
(2)学生举例。
师: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用“升”这个容量作单位?(生:加油站,汽油每升多少元,加多少升汽油等。)
出示加油站的图片。特写:加油机上的汽油单价。
(3)介绍铜方升:
),\s\do10((商鞅铜方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量器分为合、升、斗等,商鞅研制了标准量器铜方升,器壁刻铭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为一升。不过,那时单位量值每升可比现在的升要小得多。1858年以后,英、法等国侵略中国,“加仑、品脱”等容量单位随之传入,我国的度量衡从此趋于混乱。新中国成立后,度量衡逐步规范起来。1959年6月,国务院把公制定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升、毫升作为容量单位从而确定下来。
4.了解1升的多少。
(1)了解“升”的规定。
师:国际上规定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容量是1升。
出示正方体的容器,用直尺示范量出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
学生观察把这个正方体容器装满水倒入量杯。出示1升的量杯。
指导看量杯刻度。
(2)出示:1升的饮料包装实物。
形状虽然不同,但容量都是1升。
(3)比较。学生判断课前搜集的饮料瓶的容量,哪个的容量比1升多?哪个比1升少?
(4)体验1升的多少。
操作:1升的水可以装满几杯。让学生用平时饮水的杯子倒一倒,说一说大约这样的几杯就有一升。
教师补充饮水的常识。(研究发现,成人一天的饮水量为1升至1.5升,少年和儿童一般在1升左右。分多次饮用水,不要一次大量饮水。)
三、应用拓展
1.幸运一升:
估计: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练习一”第2题)
2.快乐一升:下面的容器各能盛多少升水?想一想压力锅、盆等容器的容量,看谁猜得准。(“练习一”第3题)
3.节约一升: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20分钟就会流失1升水,一小时就浪费多少水?一天呢?
德育渗透。欣赏一段节水公益广告。(情节:一个没关紧的水龙头,小蚂蚁集水、运水、浇树。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
动画末尾两句对话——小蚂蚁:我收集的水有多少升?小蘑菇:这么少的水用“升”作单位合适吗?
学生讨论:为了计量比较少的水,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升”更小的容量单位。
四、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2页“试一试”。
出示盛有1升水的量杯和一个空的纸杯,从量杯里倒出一杯水,让学生看看倒出一杯水后,量杯里的水少了多少,再估计。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借助教材中的图指导学生先弄清图意,再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2题:指名回答。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熟悉的例子,说一说它们的容量。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
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教后思考】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存在大量的非数学的障碍。要实现数学学习的突破,重视非数学的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调查和称量这两个项目直指学生的生活观察和个人体验,促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广度。
【板书设计】
认识容量与升
容量单位(液体)     升 L(Liter)
里面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器容量正好是1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