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
一、情境导入
1.出示:350÷7+28×2
350÷(7+28×2)
提问:你知道这两题的运算顺序吗?
指名回答。
2.小结: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2)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比较:比较这两题,你还发现了什么?
4.明确:括号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例3。
(1)出示例题:
计算585÷[(84-56)×3]。
教师: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有除、有乘、有减。
学生:不仅有小括号,还有一个中括号。
教师:你们会计算这道题吗?
学生:不会计算。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2)中括号的正确读写和运算顺序。
师: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伸出手来,一起跟我写一遍(描)。
教师板书:[ ]
谈话:在算式中,一般中括号并不直接读出来。所以上面的算式可以读作:8减去7与5的差,所得的结果再乘4。
学生轻声地读一遍。
(3)提问:这时的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同桌互相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
2.探究例题,合作交流。
出示:计算525÷[(81-56)×3]
提出要求,同学们先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独立完成计算,最后集体校对,让算错的学生说说错误的原因。
师:回过头来看下,这里的两个算式都用到了中括号,那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序。
师: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顺序运算?
3.尝试练习,对比反思。
练习题:算一算,比一比。
450÷30+20×3
450+(30+20)×3
450÷[(30+20)×3]
(1)说一说:每组题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同桌相互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3)反思:以后我们在计算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引导学生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在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里,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最后算括号外的。
三、巩固提升
1.用递等式计算。
680+21×15-360 (736÷16+27)×18
(87+16)×(85-79) 490÷[210÷(180÷12)]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并重点分析作业中的错误。
2.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四、评价总结
师:在每一个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的背后,总是凝结着人类漫长的探索过程。一个个括号的产生,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凝聚着人类无穷的勤劳和智慧。下面请同学们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交流: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1)为什么要引入中括号?
(2)中括号、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3)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板书设计】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中括号[ ]
525÷[(81-56)×3]
=525÷[25×3]
=525÷7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