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6~97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直线、射线和角,学会角的度量和画角,认识垂直和平行,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垂直和平行,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认识垂直和平行,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角
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画这三个图形,并交流。
1.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回顾特点:线段有2个端点,可以度量。
2.画一条射线。
回顾特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3.画一条直线。
回顾特点:直线没有端点,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不可度量。
(组织学生共同整理三种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复习角
1.画一个角。
回顾: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角。
2.按照度数,角可以分成哪几类?请同学们从小到大说一说。
3.对比判断练习。
(1)大于90度的角一定是钝角。
(2)钝角一定大于90度。
4.特殊角之间的关系。(说一说,写一写)
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1个平角=2个直角
5.三角板中的角。
(1)说说两块三角板各自的度数,并画一画。
(2)把两块三角板拼在一起,可能会得到哪些度数的角呢?(有序地算一算)
(3)画150°、105°和15°的角。
三、复习平行与垂直
1.画平行线。
先画一条斜的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A,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画垂线。
先画一条斜的直线,再在直线外点一个点A,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指出:画的时候,要注意相交的地方,还要注意标上垂直符号。)
提问: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指的是哪条线段?为什么?
请同学们量一量具体的距离是多少。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
四、分层练习
1.“练习与应用”第2题。
学生量角,交流。
2.“练习与应用”第3题。
学生画角,一生板演。
3.“练习与应用”第4题。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练习与应用”第5题。
指名说一说,指一指。
5.“练习与应用”第6题。
学生画图,交流。
6.“探索与实践”第7、8题。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图形) 直的 有两个端点 有限长
射线(图形) 直的 有一个端点 无限长
直线(图形) 直的 没有端点 无限长
直角 直角等于90°
平角 平角等于180° 1个平角=2个直角
锐角 锐角小于90°
钝角 钝角大于90°小于180°
周角 周角等于360° 一个周角=2个平角
一个周角=4个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