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复习课)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规律,会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问题.
2.能判断电路的状态即通路、开路、短路,能区分电路的连接方式即串联或并联.
3.知道电流、电压的概念、符号、单位.
4.能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5.知道并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特点和规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能力,并熟练电路图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用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2.在复习过程中,能查缺补漏,形成知识网络,并把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重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识别及电流、电压特点.
难点
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的连接、有关开路和短路的故障分析.
【教学环节安排】
环节
教 学 问 题 设 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展示交流
知识点1: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
问题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分别得电子还是失电子?如果把摩擦后的丝绸和玻璃棒再次接触,他们还带电么?如何检验物体带了电?
小结:
(1)摩擦起电的定义、实质和相互作用规律.
(2)带正电物体能吸引带负电的物体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带负电物体能吸引带正电的物体和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3)检验物体带了电的方法:①看物体是否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②用验电器检验.
问题2: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例1:【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根据此规律判断物体的带电情况时,需要特别注意: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特点,所以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存在两种可能,两个物体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变式练习1: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当和不带电的验电器接触,验电器带上了正电荷,金属箔张开.当另一带电体与验电器接触时,箔片闭合说明验电器发生了电中和现象,即等量的正负电荷中和,对外不显电性,因此另一带电体带负电荷.
知识点2:运用电流表与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
问题1:电流表与电压的使用有哪些异同点?
电流表
电压表
电路符号
量程及分度值
0~0.6A(0.02A)
0~3A(0.1A)
0~3V(0.1V)
0~15V(0.5V)
连接方式
与被测电路串联
与被测电路并联
读数方法
先看所选量程,认清分度值,然后以指针所在位置读数
问题2:由实物图画电路图或由电路图连实物图的方法.
小结:①识别是串联还是并联②开关是控制整个电路还是控制某一支路③根据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串联和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的特点,分析测量的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④按照一定的顺序,对应着一一画出或连出.
问题3:处理例题2和变式练习2.
例2:【解析】小明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实验时,要使灯L1和L2并联连接,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电流.应让电流表与灯L1串联,它们一起再与灯L2并联,实物图如下图.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应测量总电流和各支路电流,所以他还应继续测量通过灯L2的电流和总电流,然后归纳得出结论.
变式练习2:
判断电流表测量通过哪个用电器的电流,就看电流表与哪个用电器串联,因此可以判断选项D电流表与灯L1串联.A选项电路接错,B选项测量的是干路电流,C选项测量的是通过灯L2的电流.
知识点3:电路故障分析
问题1:怎样利用导线、电流表及电压表进行电路的检修及故障分析?
小结:由电表示数定故障(参照下图).
电压表
电流表
故障原因
有示数
无示数
R1断路
无示数
无示数
R2断路
无示数
有示数
R1短路
问题2:处理例题3和变式练习3.
例3:【解析】当开关闭合时,I1=I2=0.3A,则灯L1所在的支路与干路电流相同,故灯L2所在的支路开路无电流,则故障原因可能是L2灯丝烧断;出现读出电流表A1示数为0.3A.电流表A2示数1A这种现象,其原因可能是把其中一块电流表的量程看错了.
变式练习3:
从图中可知,三支灯泡并联,电流表 A1测总电流,A2测L2、L3的电流,A3 只测L3的电流,因此I1、I2、I3的大小关系是I1>I2>I3;若灯泡L3烧坏断开则A1、A2示数变小, A3示数为0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教师强化摩擦起电的实质.
对例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情况,并重点讲解和强调.对变式练习,可适当地告诉学生电中和的知识.
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①连接方式,电流表要串联,电压表要并联,②“+”、“-”接线柱的接法,③量程的选择是否合理.
师提出问题给出表格,学生总结回顾汇报.
教师出示例题2及变式练习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尽量引导学生结合电路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和总结.重点强调:
(1)电路的简化方法.
(2)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的判断和分析.
(3)运用电路路径的特点进行判断的方法.
(4)运用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特点进行判断.
引导学生分析:
(1)用导线(或电流表)排查电路故障:把导线(或电流表)依次与电路中各元件并联,当电路中的所有用电器都工作时,说明与导线(或电流表)并联的元件发生了开路.
(2)用电压表排查电路故障:把电压表依次与电路中各元件并联,电压表无示数说明它的测量对象短路;电压表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说明它测的是电源电压,而它的测量对象出现了开路.
将电路故障与串、并联识别,与串、并联电流电压规律综合,提高了解题的难度,教师在分析过程中做好充分地铺垫.
体验成功
“当堂达标题”
教师出示当堂达标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批改.教师搜集学生做题信息,查漏补缺.
作业设计
《同步探究》第十三章单元测试题
教学问题最
佳解决方案
1.通过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能力,并熟练电路图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用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1.通过例题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能力,并熟练电路图的画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用比较法、类比法、转换法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