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17.2 欧姆定律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练习:17.2 欧姆定律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23: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欧姆定律
1.关于欧姆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为零
B.当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减小为原来的
C.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
3.(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
V,R1=5
Ω,R2=10
Ω,当闭合开关后,两电表有示数且保持稳定,则对甲、乙两表及其示数推断正确的是(  )
A.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
B.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C.甲的示数是1
A,乙的示数是5
V
D.甲的示数是5
V,乙的示数是1.5
A
4
用电器甲和乙,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电器甲的电阻不变,大小为0.1
Ω
B.用电器乙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变大,最大值为10
Ω
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43
A
D.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65
A
5.
某段金属丝两端电压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
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当该金属丝两端电压降为0
V时,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6生活中发生家庭电路的触电事故时,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220
V,若人体电阻为10
kΩ,触电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为________mA。
7.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300
Ω,接在电压为15
V的电源上,则通过该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mA;若使通过该电阻的电流为0.15
A,则需要在电阻两端加上________V的电压。
8.甲、乙两地相距4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某处发生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人员在甲地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则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离为________m。
图1
9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R1=4
Ω,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
V,则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A,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图2
10如图3甲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6
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
V1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阻R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电路中电流为________A。
图3
11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1=20
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2的示数为0.9
A,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________A,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________Ω。
图4
12
如图5所示是电阻A、B的I-U图象。由图可知B的阻值是________Ω;将A、B串联后接入电路,当通过A的电流为0.3
A时,A和B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___V;将A、B并联后接入某电路,当通过B的电流为0.2
A时,A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图5
13.如图8所示,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闭合开关S,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10
V,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5
V。求:
(1)电源两端的电压。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
图8
14.如图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
Ω,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处于某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6
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图9
15.
定值电阻R1两端加4.5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45
A。如图1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示数为0.50
A;用阻值为30
Ω的电阻R2替换R1,电流表示数变为0.30
A。求:
(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
图10
答案
1.C
2.D 3.BC 4.D 
5.0.2 20 
6.22 [解析]
已知加在人体上的电压为U=220
V,人体电阻为R=10
kΩ=104
Ω,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为I===0.022
A=22
mA。
7.50 45
8.1.5×104 [解析]
导线电阻:R===6
Ω,则导线长度:L==30
km,则短路位置到甲地的距离:s===15
km=1.5×104
m。
9.0.5 8
10.3.6 0.6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阻R串联,电压表V测量电源的电压,电压表V1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电压表V的量程为0~15
V,分度值为0.5
V,示数U=6
V;由图丙可知,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
V,分度值为0.1
V,示数U1=2.4
V。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U2=U-U1=6
V-2.4
V=3.6
V,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电流:I===0.6
A。
11.0.3 10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通过R1的电流:I1===0.3
A,通过R2的电流:I2=I-I1=0.9
A-0.3
A=0.6
A,则定值电阻R2的阻值:R2===10
Ω。
12.10 4.5 2 [解析]
B的电阻:RB===10
Ω。将A、B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通过A的电流为0.3
A时,通过B的电流也为0.3
A,由图象可知,A、B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1.5
V,UB=3
V,所以,A和B两端的总电压:UAB=UA+UB=1.5
V+3
V=4.5
V。将A、B并联后接入电路中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象可知,当通过B的电流为0.2
A时,其两端电压为2
V,等于A两端的电压。
13.(1)由图知,R1和R2是串联的,
电源电压:U=U1+U2=10
V+5
V=15
V。
(2)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1
A。
14.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且等于电源电压,
则通过R1的电流:I1===1.2
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2的电流:I2=I-I1=1.6
A-1.2
A=0.4
A,
则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电阻:R2===30
Ω。
15.(1)根据I=可得:R1===10
Ω。
(2)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
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I,
即+=0.50
A①;
R2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I′,
即+=0.30
A②。
根据①②两式可得:U=3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