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 走进微观》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 走进微观》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23: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走进微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现象。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体会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中模型方法的运用;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
5.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历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科学世界观。
教学重点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知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难点
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第一节 走进微观》。(板书课题)
二、自学互研
(一)自然的尺度
自主阅读教材P21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水分子的直径大约是4×10-10
m,1
cm3的水中有__3.34×1022__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
kg。
其实,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__百亿分之几米__,通常以__纳米__作单位来量度。
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最远的距离和最小的尺度各是多少?
答:人类能观测到的空间最远已达到1026
m的宇宙深处,最小的尺度已深入到了10-15
m的微观领域。
3.宇宙万物,变化万千,它们的运动与组成,激发了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观察和研究,那么,我们这绚丽的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答:我们周围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基本粒子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三,教师巡视。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三,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一、二,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各小组将各知识板块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到小黑板上,寻求小组间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
(二)物质的组成
阅读教材P215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就得出物体不断分割到最小的一点,称为“端”;2
500年前,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由无数很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组成”;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今天,通过电子显微镜,科学家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物质的分子,还能看到分子的更微小结构。
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究物质组成的奥秘。到19世纪,科学家已确认:物质是由大量的__分子__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10-10__
m。
(三)微观粒子
自主阅读教材P216的内容,并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A.西红柿)   ,B.西瓜) 
,C.面包)   ),\s\do5(D.太阳系))
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图形中的__D__最相似。
三、合作探究
对学:分享检测题:①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②对子之间针对独学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研讨:①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②针对展示的方案内容展开小组交流、讨论、帮助解决组内疑难。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根据德谟克利特的猜想,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是( C )
A.锄头用久了会变薄
B.自行车用久了车胎会磨损
C.秋风扫落叶
D.屋檐滴水时间久了,出现“滴水穿石”的现象
方案二: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如图所示是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心的__质子__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原子核周围有带__负__电荷的__电子__绕核运动。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 走进微观
1.自然的尺度
2.物质的组成
3.微观粒子
六、教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