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升华与凝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4 升华与凝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14:5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教学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
重点难点
重点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常见的干冰吸热、雾凇现象.
难点
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天气现象,如,云、雪、霜的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
铁架台、石棉网、锥形瓶、玻璃片、碘、酒精灯、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前面学过的固态和液态的相互转化,液态和气态的相互转化,并由学生在黑板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的过程.提问: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物态是否可以相互转化呢?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学生活动】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预习导学.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1.升华和凝华
【演示实验】探究“人工造‘雪’”:把碘粒改为樟脑丸,锥形瓶改为带盖的烧杯,在烧杯中放入樟脑丸,并插入小树枝.
在实验时要向学生说清楚实验器材,提醒学生在烧杯中加少许樟脑丸,给烧杯加热时需要微微加热,小树枝放在烧杯的中间,不能触及樟脑丸,加热一会儿后,看到烧杯内有较多白气向上冒,这时移去酒精灯或移去被加热的烧杯.熄灭酒精灯,待樟脑丸降温后小心取出树枝.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物理现象,要多猜想,多分析,最后归纳得出结论.观察物理现象.
学生讨论、探究、交流:把你观察到的物理现象与同组的同学讨论、探究一下,同时进行相互交流,得到正确答案,并得出结论.
【教师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学生讨论】自然界中“雪”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下列生活中出现的现象的解释
(1)“霜”是怎样形成的?
(2)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为什么?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樟脑丸变小了.
(5)灯泡发黑了.
【教师讲述】在上述几个例子中,要特别强调:物态变化中初始状态和最终状态,以及变化过程中的条件,即升华的条件是要吸热,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如冰冻衣服晾干,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吸热升华成水蒸气,初始状态是冰,最终状态是水蒸气,条件是吸热,物态变化是升华.?
【学生讨论】
《人工降雨》的方法有几种?
【教师讲述】
《人工降雨》中,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所经历的物态变化的过程.让学生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教师指导.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学生讨论】舞台上的白雾是怎样形成的呢?
【教师讲述】
干冰粉喷洒到舞台上,迅速升华降温,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来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学生完成随堂测评.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吸热.
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学生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
1.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2.升华吸热.
3.举例:(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
(2)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3)用“干冰”制冷.
(4)用久了的钨丝会变细.
二、凝华:
1.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2.凝华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