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提出问题:
(二)猜想与假设:
(三)设计实验:
(四)进行实验:
(五)分析和结论
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1.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体,透过透镜观察到的字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2.用凸透镜观察黑板上的字体,透过透镜观察到的字又发生的怎么样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为什么同一个凸透镜,成的像却不同呢?
一个是远离凸透镜,另一个是靠近凸透镜。成的像却不同。
光屏
实验器材
(三)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
(2)两个物理名词
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光具座
(3)实验注意的事项
1
调整蜡烛、光屏的高度,使烛焰、
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
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
(4)实验前提示:
1、实验过程中,在光具盘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并使他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
(凸透镜的焦距为㎝。)
3、光屏上承接的像最清晰时,记录物距u、像距v和像的性质。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根据凸透镜特性,让平行光(如太阳光)沿主轴方向入射到凸透镜上,在另一侧与透镜平行放置一光屏,调节光屏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且最明亮,此时透镜与光屏的间距为凸透镜焦距。这是一种简便的粗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1)实验步骤
①组装实验装置,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间某刻度处,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仍使u>2f,仿照步骤
②
再做2次实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⑤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f<u<2f,仿照步骤④
再做2次试验,分别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记录物距u和像距v。
⑥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改变物距u,使u<f,在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此时成虚像,应从光屏这侧向透镜里观察蜡烛的像,观察虚像的大小和正倒。
实验步骤
(1)把蜡烛放在
U>2f
的地方,移动光屏,直
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并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
记下像距,观察成像位置在V>2f,还是2f>V>f,还是V(2)再将蜡烛放在U=2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2f
(3)再将蜡烛放在2f>U>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f
f
2f
(5)再将蜡烛放在U(4)再将蜡烛放在U=f位置,重复以上操作
f
f
2f
2f
2f
f
f
2f
凸透镜焦距f=
cm
(2)探究实验记录表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物距u/cm
像的性质
像距v/cm
虚实
大小
正倒
……
【总结】
(五)实验结论
缩小
倒立
实像
倒立
倒立
正立
等大
实像
不成像
实像
异侧
异侧
异侧
放大
2f>v>f
v=2f
v>2f
v>u
放大
虚像
同侧
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实像异侧倒,虚像同侧正
【归纳】
3.像距大则像放大,像距小则像缩小
物距u
/
cm
像距v
/
cm
像的性质
大小
正倒
虚实
同异侧
u>2f
u=2f
2f>u>f
u=f
u分析表中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u>f
时成实像,u<f
时成虚像。
(一倍焦距点分虚实
)
(1)像的虚实: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六)分析与论证
(2)像的大小: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u>2f时,得到缩小实像;
f
(2)像的大小:
思考:难道实像只有放大和缩小两种情况?
动画演示:
当u=v=2f
时成等大的实像。
二倍焦距点分大小。(没有缩小的虚像。
)
(3)像的正倒:
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u>f
时成实像,是倒立的;
u<f
时成虚像,是正立的。
物距连续变化时像的大小及像距的变化。
动画演示
当物距“很远”时,相距近似等于焦距。
重要应用:远物成像粗测焦距。
“傻瓜相机”成像原理。
情景再现
2f
f
f
2f
2f
f
f
2f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
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若烛焰放在距上述透镜8厘米处,经透镜可得
到一个
像。
(填像的性质:倒正、放大缩小、虚实)
(
3)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12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4)若烛焰放在此透镜前25厘米处,经透镜可得到一个
像。
练习:
正立
、放大、虚
倒立、放大、实
倒立、缩小、实
10
例:如图所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
把烛焰放在a、b、c、d、e各点,并分别调整光
屏的位置。则:
1、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c
a
2、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
屏距凸透镜最远。
3、把烛焰放在
点,屏上不会出现像。
c
d
e
例: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
凸透镜1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
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A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常应用于(
)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在(
)与(
)之间,
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倒立
缩小
实
一倍焦距以内
一倍焦距
两倍焦距
一倍焦距
照相机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考考你?
1、如果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么移动光
屏都看不到像,可能是什么原因?
2、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景,
如何调节才能成像与光屏的中央?
3、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的一半被板遮住,
这时原来成在光屏上的像会怎么变?
作图
大于2倍焦距
倒立、缩小、实像
1、将蜡烛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与倒正。
等于2倍焦距
倒立、等大、实像
2、把物体放在2倍焦距上,观察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小于2倍焦距
大于1倍焦距
倒立、放大、实像
3、将蜡烛移到2f和f
之间,重复以上的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等于1倍焦距
不
成
像
4、把物体放在焦点上,观察能否成像。
小于1倍焦距
正立、放大、虚像
5、继续移近蜡烛,使U<F,在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呢?怎样才能看到蜡烛的像呢?透过凸透镜观察像的情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u)
像的性质
应用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像距(
v)
一束平行光
实像点
V=f
测凸透镜焦距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2f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得到一束平行光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二倍焦点物像等;实像总是异侧倒;
虚像总是同侧正;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像距定;
像儿跟着物体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