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课件+同步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3.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20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检测课件+同步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6 10:24:52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点1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位于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观察到烛焰成像的情形是图中的(??)
2.把如图所示的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B 
 
 C
  
  D?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8
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
C.无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先把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上50
cm处,再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到光具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处,调节光屏,光屏上出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B.微风吹过,烛焰向左晃动,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也向左晃动
C.取走光屏,烛焰通过凸透镜就不能成实像
D.把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处移动到45
cm处,烛焰的像先变大后变小
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小明用“F”字样的LED光源(如图甲)、凸透镜(焦距为10
cm)和光屏进行了如下实验:
(1)组装器材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除了将光源、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还应调整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图乙所示的位置时,
LED光源应移到
(选填“A点左侧”“AB之间”或“B点右侧”),才能在光屏上看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3)小明将光源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并适当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承接到了更大的清晰的像。
6.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投影仪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下移动
C.如果用不透明纸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光屏上只能成半个烛焰的像,像的亮度减弱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应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7.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若蜡烛放置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B.若蜡烛放置在2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若蜡烛放置在3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D.若蜡烛放置在45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8.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
10
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3)错误改正后,小明将凸透镜固定在50
cm处,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1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4)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0
cm刻度线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

(5)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物距在不断地减小的过程中,成像性质发生改变的两个转折点是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小明用不透明的纸挡住透镜上半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使蜡烛的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2)如图甲所示,在蜡烛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要使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3)如图乙所示,将蜡烛放在P点的位置,若切除凸透镜中间的阴影部分,再将剩余部分靠拢合在一起,蜡烛能成
个像。
10.[2019·天津]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②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②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②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15
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
cm
11.[2019·天水]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
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12.[2019·南通]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
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
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5.(1)同一高度
(2)
A点左侧
缩小
(3)靠近
6.D
7.C
8.(1)10
(2)①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②凸透镜没有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3)缩小
(4)在焦点上不成像
(5)二倍焦距
一倍焦距
(6)完整
变暗
9.(1)同一高度
(2)10.0
远离
(3)2
10.C
11.(1)同一高度
(2)10.0
(3)完整
(4)放大
12.(1)10.0
不变
(2)右
放大
蜡焰在晃动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共36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第1课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一高度
B
10


靠近

B
A
D

倒立
B
B
C
D
同一高度
A点左侧
缩小
靠近
D
C
10
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没有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
缩小
在焦点上不
成像
二倍焦距
一倍焦距
完整
变暗
同一高度
10.0
远离
2
C
同一高度
10.0
完整
放大
10.0
不变

放大
蜡焰在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