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269240103505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响度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2.如图2-3-1所示,将一些碎纸片撒在鼓面上,在实验中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在敲鼓时,鼓声越响,碎纸片跳得越高,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声音的______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________________。
图2-3-1
3.由图2-3-2可知,两个声音振动的频率______,但振动的幅度________,由此可以说明: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
图2-3-2
4.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做了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__有关。
(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时,人耳与音叉的距离不同,听到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5.节日里“锣鼓喧天”“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_大,响度的大小通常用________作为单位来计量,它的符号为________。
知识点 2 音色
6.校园广播站正在播音,小明马上告诉大家:“这是我班的小丽同学在播音。”那么,小明判断的依据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口技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表演技艺,从声音的特性来看,演员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________。
8.萍萍是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出来,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9.某学校为了普及法律知识,举行了法律知识辩论赛,让学生在教室里面观看比赛,学生边看边议论,一名同学说,我认为我们班的小陈同学,不但声音大而且音质好,音质好是指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7399069850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10.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11.如图2-3-3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
图2-3-3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12.许多成语对声现象有着生动的描述。下列成语中描写声音响度的是( )
A.声如洪钟 B.曲高和寡
C.悦耳动听 D.余音绕梁
13.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因为听诊器( )
A.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变大
B.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
C.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响度更大
D.能缩短医生与病人的距离,使音色发生改变
14.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等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________比较大的缘故。
15.指出下列各种声现象反映了声音的什么特征:
(1)晓丽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晓丽歌声的________好。
(2)晶晶讲话声“脆如银铃”,说明晶晶的说话声________高。
(3)“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
16.如图2-3-4甲、乙所示为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通过该波形图可以发现,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__,乙音叉比甲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
图2-3-4
17.野外郊游时,我们喊远处的同学,若用手做成喇叭形或用纸卷成筒喊效果很好,如图2-3-5所示。这是因为利用此法可以减少____________,可以使声音的________大一些。
图2-3-5
18.如图2-3-6所示,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在右边伞柄的A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点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可以发生________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
图2-3-6
19.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3-7甲所示,用细线拴着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橡皮锤轻轻敲击音叉,音叉发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较小的角度;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可看到泡沫小球弹起一个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角度,这个实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有关。
图2-3-7
(2)如图乙所示,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能发声,并把泡沫小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左边的音叉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声,对左边音叉作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 题| 展| 示
20.在2018年《歌手2》的总决赛中,来自美国的歌手Jessie·J获得了冠军,当她在台上与帮唱嘉宾李玟一起高歌时,她们两人声音最大的不同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21.如图2-3-8所示是2017年底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骑楼城创意水街文化活动的一个情景,一导游利用扩音器讲解:“装满六堡茶的小船正缓缓前行,演绎着六堡茶‘茶船古道’的历史故事”。导游用扩音器讲解的主要目的是( )
图2-3-8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增大声音的响度
C.提高声音的音调 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教师详解详析
1.C [解析] 轻声说话,声带振动的幅度小,响度小;大声说话,声带振动的幅度大,响度大。
2.碎纸片跳起的高度 响度 响度越大
3.相同 不同 幅度
4.(1)振幅 (2)距离声源的远近
5.响度 分贝 dB
6.C 7.音色 8.音色
9.音色 10.C
11.C [解析] 由图可知,两列波形的频率和振幅相同,故音调和响度相同,但波形有差别,这是因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12.A [解析] 声如洪钟,说明声音比较大,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符合题意;曲高和寡,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一般人唱不了,不合题意;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色好听,不合题意;余音绕梁是声音发生多次反射形成的回声,不合题意。
13.C [解析] 听诊器前端有个探头用于收集声音,减少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分散,提高响度,医生听得更清晰,便于作出正确诊断。
14.音色 响度 [解析]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
15.(1)音色 (2)音调 (3)响度
[解析] 悦耳动听表示音质好,即音色好;银铃声清脆,即音调高;高声即大声是指响度大,担心会惊动了天上的人。
16.高 大
17.声音的分散 响度
18.反射 响度 空气
[解析] 当没有放置左边的伞时,小丽的耳朵在B点听不到表声,是由于声音的响度太小;而左边放置伞后,在B点能听到表声,由题图可以看出,表发出的声音在向左传播的过程中,被左边的伞反射并会聚在B点,使声音的响度增大,所以小丽听到了声音。声音在两伞之间是通过空气来传播的。
19.(1)变大 较大 振幅
(2)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会 不会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 (1)当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发出较小的声音时,振动的音叉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小的角度;当用力敲击音叉发出较响的声音时,音叉振动剧烈,接触小球会把小球弹起较大的角度;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2)由题意可知: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会弹起,这是因为右边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由空气传播到左边的音叉,引起左边音叉的振动而弹开小球;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右边的音叉会发声,小球不会弹起,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右边音叉产生的声音不会传递到左边的音叉,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0.C [解析] 两人同唱一首歌时,她们声音的音调相同,响度也可能很接近,但由于两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因此她们声音的音色不同;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21.B [解析] 声音经过扩音器后响度变大,讲解员在讲解时就不用大声说话,从而可以保护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