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69240103505知识要点分类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 1 声音与建筑
1.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2-4-1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
图2-4-1
2.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一样,这是为了( )
A.减弱回声 B.增强回声
C.增加声音响度 D.使墙壁更美丽
3.人耳能听见广播中的立体声,主要原因是( )
A.声音是立体的
B.人耳具有双耳效应
C.有两个音箱
D.一只耳朵也可听见立体声
知识点 2 超声与次声
4.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超声,把振动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叫次声,超声和次声人耳都____________。
5.蝙蝠能够发出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波,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利用了________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________装置,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6.语言交流、超声诊断,说明声音可以__________;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眼镜店用超声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自然界中的地震、海啸、台风和火山爆发时都伴随有________的产生。
知识点 3 乐音和噪声
7.从物理学角度来说,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噪声的波形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________、________和工作的声音,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8.如图2-4-2所示是两种声波的波形图,其中图________所示的是音叉所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图________所示的是小刀刮玻璃时所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
图2-4-2
9.从环保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时,学校附近的KTV播放出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显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汽车鸣笛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知识点 4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10.居民区、行政办公区及文化教育等场所的理想声音环境是白天不高于________dB,夜间不高于________dB,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一般不能超过________dB。
11.如图2-4-3所示在城市道路旁设置的噪声检测器,某时刻电子屏幕上显示65.7 dB,测定的是声音的________,它__________(选填“具有”或“不具有”)降低噪声的作用。
图2-4-3
12.噪声经过一条100 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 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的。电子阅览室内禁止大声说话是在__________处控制噪声的。
17399069850规律方法综合练 提升能力
13.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有效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音器
B.在学校周围植树
C.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
14.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对教室内学生的干扰,以下方法无效的是( )
A.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上课时关闭门窗 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15.下列哪一项是次声波的应用( )
A.医院利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
B.利用声波来预报台风、海啸
C.倒车雷达系统
D.用声波来清洗钟表零件
16.下列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
B.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昆虫的位置
D.人突然暴露在150 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17.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
D.“金嗓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18.小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
(1)在本实验中,比较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___。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远处,比较所听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距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________越小的原理,人听不到声音的位置距离闹钟越近,说明材料隔音性能越________(选填“好”或“差”)。
考| 题| 展| 示
19.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20.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教师详解详析
1.回声
2.A 3.B
4.20000 20 听不见
5.超声 回声 声呐
6.传递信息 能量 次声
7.无规则振动 杂乱无章 休息 学习
8.乙 甲
[解析] 图甲中的波形杂乱无章,表明是物体在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图乙中的波形有规律,是物体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9.B
10.55 45 70
11.响度 不具有
12.传播过程 人耳 声源
13.A [解析] 摩托车安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符合题意;在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纺织车间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阳台及窗户安装双层隔音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14.A [解析]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的声音也听不见,不是有效的办法,符合题意;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把教室的门窗关紧,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学校路段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方法有效,不符合题意。
15.B 16.D 17.D
18.(1)机械闹钟 (2)方案B (3)响度 好
[解析] 为了比较隔音性能,可以借助比较声音的响度,这就需要声音大小稳定,所以选择机械闹钟更合适。根据听到声音的响度判断不太直观,人的感觉具有很大的误差,如果测出听不到声音的位置到声源的距离,通过比较距离就更为直观可靠。如果距离声源很近就听不到声源发出的声音,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很好,反之距离声源很远还能听到声源发出的声音,说明材料的隔音效果很差。
19.噪声 隔声 [解析] 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休息,故属于噪声;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属于隔声。
20.B [解析] 在学校周围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环节控制噪声,故B正确;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