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练习(2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练习(2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4 17:25:53

文档简介

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1课时 长度的测量
知识点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
2.(1)2.5
km=________m=________cm。(2)3
dm=________mm=________μm=______nm。(3)4500
μm=________mm=________m。
3.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约为2.26________,某同学的身高为165________,姚明比这位同学高出了________cm。
4.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  )
A.80
m
B.80
dm
C.80
cm
D.80
mm
5.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4.3
m=4.3×100=430
cm
B.4.3
m=4.3×100
cm=430
cm
C.4.3
m=4.3
m×100
cm=430
cm
D.4.3
m=4.3
m×10-3=0.0043
km
知识点
2 刻度尺的使用
6.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刻度尺上______________之间的距离表示的量值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测量精确程度越________。
7.如图1-2-1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图1-2-1
8.如图1-2-2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图1-2-2
9.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
B.必须从刻度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开始量起
C.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
D.记录结果时,要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10.体育课上,为了测短跑成绩应先测出60
m的跑道长度,下列提供的器材中合适的是(  )
A.长为30
cm、分度值为1
mm的钢尺
B.长为1
m、分度值为0.5
cm的木尺
C.长为3
m、分度值为1
cm的钢卷尺
D.长为30
m、分度值为1
dm的皮卷尺
11.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
m,那么这把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如果改用cm做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cm。
12.如图1-2-3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
图1-2-3
13.如图1-2-4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请指出图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4
考|  题|  展|  示
14.如图1-2-5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图1-2-5
A.5.3
cm
B.5.25
cm
C.3.25
cm
D.3.3
cm
教师详解详析
1.米 m
2.(1)2500 2.5×105
(2)3×102 3×105 3×108
(3)4.5 4.5×10-3
3.m cm 61 
4.C 5.B 
6.刻度尺 相邻两条刻度线 高
7.0~8
cm 1
mm(或0.1
cm)
8.B 3.45 [解析]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所以B方法正确。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45
cm。
9.B 10.D 
11.1
cm 1.72
m 172.4
12.甲 2.05
cm 
13.(1)刻度尺没有放正
(2)刻度线没有紧贴被测物体
14.C [解析]
由图知,在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
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测量时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
cm处当作“0”刻度,右侧刻度为5.25
cm,减去2.00
cm即为物体的长度,物体的长度为5.25
cm-2.00
cm=3.25
cm。
31.2 测量长度和时间
第2课时 时间的测量及误差
知识点
1 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为____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2
h=________min=________s。(2)360
s=________min=________h。
3.如图1-2-6所示是运动会上常用的停表,外圈是大表盘,长针是秒针,秒针转一圈是________s,0~1
s之间分成10等份,每一小格代表______s;小表盘中短针是分针,每一大格代表______min,每一小格代表______min。此时停表读数是________s。
图1-2-6
4.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A.我们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
B.同学从一楼走到三楼所用的时间
C.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D.人在安静时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
知识点
2 测量误差
5.测量值与_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实际测量时,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误差减小。
6.关于误差与错误的区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误差跟错误一样,也是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时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7.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8.用毫米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情况中会使测量出现误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紧靠被测量物体
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够精密
C.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
D.读数时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9.军事网上有一篇报道,题目是: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你认为这个题目是____________(选填“恰当”或“不恰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工具一旦选定,误差就无法减小了
B.改进方法认真操作,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消除误差
D.误差不是错误,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11.一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3.52
cm、3.53
cm、3.52
cm、3.54
cm、3.84
cm,则这个物体的测量值应取(  )
A.3.52
cm
B.3.53
cm
C.3.528
cm
D.3.5275
cm
考|  题|  展|  示
12.如图1-2-7所示,停表的读数正确的是(  )
图1-2-7
A.3.5
min
8.3
s
B.3.5
min
38.3
s
C.3
min
8.3
s
D.3
min
38.3
s
教师详解详析
1.秒 s 时(h) 分(min)
2.(1)72 4320 (2)6 0.1
3.30 0.1 0.5 228.5 4.D
5.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D [解析]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实验规则或实验时粗心大意造成的,必须消除;而误差是由于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或测量的人估计不准或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
7.A 8.B 
9.不恰当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解析]
一般来说,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因此“我们建的是导弹阵地,不能有丝毫误差”这个题目是不恰当的。
10.D [解析]
测量工具选定后,还可以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无法消除误差,因为测量误差总是存在的。
11.B [解析]
分析测量结果可以看出3.84
cm与其他数值偏差较大,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其余数据相加求平均值,计算结果与测量数据小数点后保留相同的位数。
物体的长度为L=≈3.53
cm。
12.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