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启黄中学2011年春季初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命 题:余旭辉 校 对:陈 娟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序号用2B铅笔填入答题卡)
16.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描述错误的是
A.大运河的开通是隋文帝的功绩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C.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7.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18.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但大多数的史学家仍然对武则天持肯定态度,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酷吏,维护其统治
19.某地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唐朝篇”的是
①曲辕犁 ②秧马 ③牛转翻车 ④筒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中的外甥指的是
A.松赞干布 B.禄东赞 C.尺带珠丹 D.颉利可汗
21.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体现了唐朝时期中日的友好交往。与这座寺庙的修建相关联的历史人物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22.在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有这样的歌词“赵州桥什么人儿修,”对唱是“赵州桥鲁
班爷爷修”,其实对唱并不符合历史。www.中考资源网如果由你来对唱,歌词可以改为
A.“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修” B.“赵州桥唐朝工匠李白修”
C.“赵州桥唐朝工匠李春修” D.“赵州桥宋朝工匠毕升修”
23.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4.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25.“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
26.元朝时外来人口与汉族等长期杂居,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蒙古族 D.满族
27.许多名言寓意深刻,立志高远,富有哲理。出自文天祥的名言是
A.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8. 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统治,元朝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台湾(琉球),请问元政府设立的机构是
A.宣政院 B.澎湖巡检司
C.中书省 D.行中书省
29.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市民娱乐生活丰富。”下列关于宋代市民生活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朋友一起到茶楼饮茶 B.清明节去郊外踏青
C.夜晚到瓦肆看戏 D.餐食能吃到玉米
30.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
①颜真卿 ②柳公权 ③王羲之 ④吴道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非选择题(1题10分,2题5分,共15分)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唐语林》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
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藏族民谣
材料四:玄奘13岁出家,详研佛法,参悟心得,为求取真经,他不畏艰难,到佛教发祥地印度去游览佛教圣地,更深层次地了解佛法。在印度佛学界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玄奘修业数年并用三年的时间游历了五印数十国。在历时十八天的曲女城(今印度格瑙杰城)大会上,玄奘立大乘宗要,破各派异见,统一印度十八部派佛学,成为佛教史上的千古盛谈。玄奘的此次西行历时十八年零五个月,行程五万余里,带回各类佛教经、论、律共六百五十七部,佛舍利一百五十粒,不同形制的佛像十余驱,掀开了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史、文化史、外交史上动人而辉煌的一页。也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加点的词“开元”指的是哪个皇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这期间该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治理国家?(任写一条即可)(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通过“长策”尽得“天下英雄”,其中“长策”指什么制度?简述其历史作用?(3分)
(3)材料三中文成公主入藏,唐蕃和亲,二者“合同为一家”。其反应唐政府怎样的民族政策?试再举一例说明这一政策?(2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1分)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2分)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东京(北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严,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马行街一带,经常是‘车马阗(tián,充满)拥,不可驻足’,其中相国寺为最大的定期集市,每月举行5次万姓交易,各种货物‘无所不有’。”
材料三:临安(南宋)商业繁华的程度,超过了北宋的东京,“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应出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例举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3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两宋时期商业发展的繁荣景象,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写出该纸币的名称和发行的地点。(2分)黄冈市启黄中学2011年春季初一年级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选择题
16-20 ACBCC
21-25 AABCB
26-30 BBBDB
问答题
1、(1)①唐玄宗;
②选拨德才兼备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大力发展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任答一点即可)
(2)①科举制;
②科举制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知识分子提供做官参政的机会;选拨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为统治者吸收、笼络人才拓宽了道路;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以后各朝都相继沿用。
(3)①开明;
②金城公主入藏(唐藩会盟、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唐太宗俘虏颉利可汗,不杀反而优待等)
(4)开放。
(5)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进力,唐朝时也需要吸进外国先进经济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唐朝疆域辽阔,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对外交通发达。
(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唐末、五代以来,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
(2)交子;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