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教学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因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是可以不同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喜欢去操场上活动。我们来看看操场上的情景。谁来说一说在这个足球赛场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同样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学好运动的科学,能够深入了解体育,还能深入了解自然。
二、新课学习
(一).机械运动
1.你都见过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说一说你的根据是什么。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关运动的现象,针对学生的讨论,提出如下问题:
①你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②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
③说天上飞的飞机是运动的,你的根据是什么?
2.介绍地壳板块移动,播放动画,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地壳的运动。讨论得出:整个银河系、喜马拉雅山、猎豹都在做机械运动;而树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着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可见,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二)参照物
1.播放前一部分,选择不同参照物产生不同感觉的教学。让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然后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觉?”组织学生讨论,初步明确乘客判断运动和静止所选的标准不同以后,会产生不同的判断。
2.学生活动: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让学生讨论回答:
选取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
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
3.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一起描述书上图中卡车的运动情况:选取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选取收割机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从而得出:在讨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以哪个物体作标准,选择的标准不同,它的运动情况就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师可以找一些实例,或者一教室中的同学、物体为参照物来描述选取不同参照物时物体的不同运动状态。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或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恰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