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4 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24 18:4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是什么样的
【教材分析】
水是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质,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一个活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入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生的欲望。第二个活动是找一找哪一杯是水,找到水并不难,但他不是唯一的目的,重要的是要通过分析找到水的过程,启发学生用词语正确描述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并用气泡图的方法整理中心词,同时巩固认识物体特征的一般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第三个活动是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感知水没有固定的形状。第四个活动是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形象认识水的流动。后两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对水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各种感官辨认哪一杯是水,说出水的基本特征: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
2.通过把同样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知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通过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知道水可以流动。
3.学会用气泡图呈现对谁的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辨别等活动,说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等特征及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
【教学难点】
用科学的词汇对水的特征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不同形状的瓶子、滴管、毛巾、课件。
学生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尝味棒,滴管,毛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谜语:用手拿不起,用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得请我来。(打一自然物)
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那么,水是什么样的呢?
2.师:老师带来了一些水的图片,我们一起看看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波涛汹涌的大海、玻璃窗上的雨滴、飞流直下的瀑布,还有我们矿泉水瓶里的饮用水…
3.师:我们每天都看见水,你能说说我们的生活中哪里都需要用到水吗?
同学自由回答
看来,水的用处真的很大,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水。看看水究竟是什么样的?(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调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谈谈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活动一:用感官观察找出水
1.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真好,水的用途太多啦!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水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牛奶、醋、白糖水、水,你能找出几号杯里装的是水吗?用什么方法来找呢?
生汇报: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舌头尝尝…
2.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好,但是老师要提醒大家,对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容易引起中毒。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东西可以闻、可以尝,都是安全的。注意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尝的时候用尝味棒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3.师:实验前请同学们看看实验要求。课件出示:(1)用多种感官来找出水。看、闻、尝…组长带着组员一起研究确定。(2)水弄湿的地方及时用毛巾擦干净,实验用具用完后及时放回托盘里。(3)对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今天老师提供的是安全的物体)现在请小组同学合作一起来找出几号杯子里是水吧!
4.学生分组实验开始,教师巡视。
生汇报怎么找到的水。(排除法)得出水的基本特征:?板书: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
[设计意图:选择牛奶、盐水、白醋、水四种液体,利于学生用看颜色、闻气味、尝味道的方法,调用多种感官进行排除与辨认。在辨认过程中尝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描述,用气泡图的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水的基本特征。]
三、活动二:观察水的形状
1.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里很佩服。
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特点吗?(猜测:有没有形状?学生自由猜测)
小朋友究竟猜的对不对呢?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一下?
2.我们一起看,老师这里有4个瓶子,它们有什么不同?
如果把同样多的水倒入这些瓶子,水的形状会有什么变化?(学生猜测)
师演示
3.把你看到瓶子里水的形状画下来?组织学生观察并画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倒到什么样的瓶子里,水就变成了什么样子的,呈现了瓶子的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设计意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这个问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点抽象,通过玩一玩、画一画的活动,形象感知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就呈现瓶子的形状,说明水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握一握水,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感知水的流动性特点
四、活动三:用手接水,在手背上滴水(流动性)
1.我们对水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完整了,其实,水还有一个特点等着我们来发现,现在,老师这里有一瓶水,我想用手接住它,你们说我可以办到吗?
2.这么大一杯水,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留在手里的只有这么一点了?
3.其他的水呢?(流走了)说明水具有流动性。
4.因为我们的水会流动,所以握不住,看看你们的铅笔盒,橡皮,可以抓住吗?
5.那水是怎样流动的呢?有方向吗啊?(生猜测)
6.师出示白纸,沿着不同方向滴水(有痕迹)你发现了什么?
7.无论老师将纸横着滴,竖着滴,水的流动方向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所以水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想不想亲自证明一下?
8.把手握成拳头,在手背上滴水,看看水的流动方向(学生活动)说说你的发现
9.那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从地势高的地方向地势低的地方流动的。
[设计意图:通过“手握水”和“在手背上滴水”活动,细致感知水具有流动性,从高处往低处流,完善对水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五、拓展
1.说说水在大自然中是怎样流动的。生汇报…?观看水在自然界流动的视频。
2.看了视频,大家说美吗?美!人们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它孕育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可是有些人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
请看视频:出示干旱及浪费水资源的视频。
3.学生汇报看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4.教师及时德育渗透:地球上只有3%的淡水,水资源短缺。我们要节约用水,看到浪费现象要及时制止,做节约用水的小卫士。
5.梳理本课重点,说说本课收获。
课件出示教师寄语:同学们科学就在身边,让我们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人,让我们在科学的殿堂里遨游。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知道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板书设计】
4.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