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1-透镜-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5.1-透镜-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6 00:3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透镜
知识点1: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1.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
A.a
B.b
C.c
D.d
3.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4.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知识点2:焦点和焦距
5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达标训练
6.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_______镜,使太阳光_______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7.如图所示,是小欣同学用激光分别射向甲、乙两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应是_______透镜乙透镜应是_______透镜。(均填“凹”或“凸”)
8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如图吕所示,要使射入杯中的光束发散,应在杯底放置的器材是(
)
A.平板玻璃
B.平面镜
C.凹透镜
D.凸透镜
9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侧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光斑,此时光斑到镜的距离为L,说明(

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
C此类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若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透镜的焦距一定大于L
10.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观察镜子时,感觉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


A.0.1m
B.0.2m
C.0.3m
D.0.4m
11.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使光路完整
12.如图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后的一条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
(1)光源S的位置
(2)ab的入射光线;
(3)ab经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13.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凸透镜具有会聚作用,如果让平行光通过材料、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凸透镜A、B、C(其中A和C为同种材料)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
(1)比较A和B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凹凸程度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__有关
(2)比较A和C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答案
A
B
B
C
D
凸透
会聚


C
C
A
11.
12.
13.(1)材料
(2)材料相同时,凸起程度越大,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越强(3)控制变量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