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基里巴斯
图瓦卢
两则消息 :1、图瓦卢的沉没
2、太平洋岛国——基里巴斯规划举国搬迁
沧 海 桑 田
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简称沧桑,出自我国古书《神仙传·麻姑》。传说古代有个叫麻姑的仙女,自称曾经三次看到东海变成桑田。后人以沧海桑田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1
观察现象
1、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地壳的变动)
2
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海平面的升降或地壳的运动)
3
3、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
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人类的活动)
b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海陆变迁的例子?
珠穆朗玛峰
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
台湾海峡的变迁
南京美丽的雨花石
(卵石)
渤海海底发现海河古河道
黄河三角洲近百年
新增5千多平方千米
沿海城市的填海造陆
如东京、香港、澳门等
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大地多么坚固、稳定。海陆轮廓自古就是这样的。
争论:
观察世界地图:
非洲
南美洲
“发现”
大 西 洋
大 西 洋
纸
“提出假设”:
南美洲和非洲原来会不会是同一块大陆?各大洲以前会不会也是连在一起的?
一起动手拼图!
从地图上得到的启发
1910年的一天,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里再也平静不下来:“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是不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的?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这一发现,促使魏格纳开始研究大陆漂移。 我们随魏格纳一起寻找证据吧!
—寻找证据
大陆拼合图
(轮廓的吻合)
(古生物的相近)
(古老地层相似性)
“实践”
b
你认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是谬论,还是有科学依据?
我们为魏格纳继续寻找新的科学证据!
人造地球卫星的精密测量表明:
大西洋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扩展;
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与美洲大陆之间,在以平均每年5.1厘米的速度靠近;
澳大利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以平均每年1厘米的速度分离。
你能为魏格纳寻找新的证据?
“形成自己的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的内容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 …
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
北美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看看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 太平洋有什么变化?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北冰洋
b
“魏格纳的故事”
从魏格纳与大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
“发现”
— “提出假设”
—“实践”
—“形成自己的学说”(得出结论)
提出理论观点的研究过程:
“学以致用”
1、南极洲为什么有煤?
2、大西洋两岸的非洲东岸,南美洲西岸都有褶皱山系?
3、南极洲、非洲、印度都能找到舌羊齿化石
4、在哪些地方找到古冰川沉积的遗迹?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 注:煤是植物遗体如森林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而转变成的沉积有机矿产 .)
(注:舌羊齿在温而偏凉环境下生长,为短壮的乔木状的落叶植物,高可达4米.它是晚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冈瓦纳植物区特有的植物。 )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