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新鲜果汁是常见的饮料,下列四种饮料呈弱碱性的是(???
)
A.?柠檬汁(pH:2~3)
????????????????????????B.?苹果汁(pH:3~4)
C.?西瓜汁(pH:5~6)
???
??D.?玉米汁(pH:7~8)
2.盛石灰水的试剂瓶存放久了,内壁常附有一层白膜,除去这层白膜最合适的试剂是(
??)
A.?蒸馏水??????????????????????????B.?稀盐酸??????????????????????????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3.如图所示是小金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
内物质与序号代表的物质一步反应制取Al2(SO4)3
,
其中序号所代表的物质错误的是(
???)
A.?①-Al(OH)3?????????????????????????B.?②-Fe2(SO4)3?????????????????????????C.?③-H2SO4?????????????????????????D.?④-Al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4.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5.下列选项没有体现酸的通性或者碱的通性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B.?利用稀硫酸除去硫酸钠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钠
C.?可溶性铜盐或铁盐遇氢氧化钠产生有色沉淀????????D.?实验室利用硝酸钡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6.现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为a~-c克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B.?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b克时,溶液pH=7
C.?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a克时,溶液中溶质质量比原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小
D.?滴加碳酸钠溶液质量至c克时,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7.小科在探究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时,用pH试纸测得pH<7。他再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铁钉表面产生少量气泡???????????????????????????????????????B.?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C.?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D.?溶液质量减少
8.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4组溶液是(
???)
A.?NaCl、HCl??????????????????B.?HCl、NaOH??????????????????C.?H2SO4、HCl??????????????????D.?Na2CO3、NaOH
9.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CaCl2和NaCl
10.小刚同学想利用下表中的液体进行科学探究,他选取了其中两种液体装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将乙液体缓慢倒入甲中,发现混合液的pH值随倒入乙液体质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柠檬汁
橘汁
酱油
蒸馏水
肥皂水
草木灰浸出液
PH
1.7
2.5
3.5
4.8
7.0
9.2
10.6
A.?甲液体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乙可能是柠檬汁
B.?甲液体可能是肥皂水,乙液体肯定呈酸性
C.?甲液体可能是草木灰浸出液,乙液体可能是蒸馏水
D.?乙液体和蒸馏水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11.下列四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BaCl2、Na2SO4、K2CO3、KNO3?????????????????????B.?H2SO4、KOH、Ba(OH)2、CuSO4
C.?HCl、Ba(NO3)2、NaCl、Na2CO3?????????????????????D.?HCl、H2SO4、BaCl2、Na2CO3
12.小陈在完成如图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的反应的实验后,想判断加入的稀硫酸是否过量,他取出部分反应后的液体,利用下列方法进行判断,不可取的是(
???)
A.?加入镁条,是否有气体生成????????????????????????????????B.?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C.?加入少量氢氧化铁,红色固体是否消失???????????????D.?利用pH试纸测定,结果是否小于7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3.将某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根据实验事实绘制如图所示曲线。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B.?a至d段硫酸钠质量不断增大
C.?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小??????????????????????????????????D.?c点比a点所含的溶质种类少
14.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中NaOH溶液易潮解和变质,需密封保存????????B.?②中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Na+
C.?③中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D.?⑤中浓硫酸的稀释中,甲物质是水
15.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的Na2CO3溶液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溶质有2种??????????????????????????????????????????B.?b点所对应的X值为53
C.?c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D.?图中oa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二、填空题(共6题;每空1分;共14分)
16.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17.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________。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________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8.根据物质的特征反应进行物质的鉴别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标为A和B。鉴别试剂有无色酚酞试液、稀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某同学选用无色酚酞试液进行鉴别,发现A溶液不变色,由此可确定A是________溶液。他还可以选择上述试剂中的________进行鉴别。
19.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Na2SO4、Na2CO3、和CuSO4的一种或几种,
课堂上老师进行了下面的演示实验,且每步实验中加入的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现象如图:
分析实验过程并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中确定CuSO4一定不存在的现象:________;
(2)在同学们不知道老师用的稀酸是哪一种的情况下,仅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分析这包白色固体中存在物质的所有可能组成情况是________。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含有相同离子的盐具有相似的性质。
(1)向氯化钡和硝酸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都会产生白色沉淀,这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如图表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变化情况,请写出
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1.以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洗剂。
名称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活氧彩漂
污渍爆炸盐
产品
有效成分
盐酸
氢氧化钠
过氧化氢
过碳酸钠
(1)下列物质中,可使用洁厕灵清除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铁锈②油污③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OH)2)④沾在试管内壁的炭粉
(2)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生成Na2CO3和H2O2
,
当加入洁厕灵时,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体现了图甲中________(填序号)的性质。
(3)如图乙,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此时溶液可用图丙中________点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22.某同学要在一块空地上种植作物,于是对这块空地的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
(1)在空地上确定5~6个位置进行取样测定壤酸碱度。以下三种取样位置设定合理的是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土样进行处理后,用玻璃棒蘸取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上,将其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色.确定了空地土壤的pH约为7.查阅资料,常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pH范围如下表,则这块空地上适合种植的作物有________。
作物
大蒜
丝瓜
茄子
沙枣
最适pH范围
5.6~6.0
6.0~6.5
6.8~7.3
8.0~8.7
23.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他们观察到U型管左侧产生白色沉淀,右侧产生气泡。实验后,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U形管内的白色物质过滤后,他们对滤液成分进行了进一步探究。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Cl;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HCl;猜想四:溶质为________。
【分析】根据已学知识,可判断猜想三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实验】接着他们取部分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Na2SO4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为验证猜想,他们进一步实验,实验设计如表,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
【交流】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4.小乐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1)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2)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写出验证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
(3)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第24题图
第25题图
25.军军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制备NO气体并验证它的性质。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毒,难溶于水的气体,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NO2能和水反应,3NO2+H2O=2HNO3+NO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H20。他们设计了以下装置图。
(1)图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试管C中是空气,E为尾气吸收装置,试管D中液体是紫色石蕊溶液,则打开A中活塞后,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试管D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3)做完本实验后他们讨论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制取Cu(NO3)2时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H2O;
方案二: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你认为以上两种方案中哪一方案更好。
并说明理由。________(理由答出两点)
四、解答题(共3题;26小题8分;27小题8分;28小题14分;共30分)
26.如图,关闭阀门K2
,
缓缓打开阀门K1
,
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烧瓶,轻轻震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
,
缓缓打开K2
,
发现C中液体沿导管慢慢流入烧瓶,开始时瓶中无明显变化,后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7.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95
65
140.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共生成沉淀多少克?
(2)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8.牙膏中的摩擦剂约占牙膏成分的50%,主要用于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牙膏摩擦剂一般由①CaHPO4?????
②CaCO3???
③Al(OH)3?????
④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根据上述信息,推测牙膏中的摩擦剂应具备的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易溶于水???
②难溶于水???
③坚硬?????
④柔软???????
⑤颗粒较大?????????
⑥颗粒较小
(2)人的口腔中唾液的PH为6.6~7.1,若酸性增强会影响龋齿。如图是木糖醇与蔗糖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PH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咀嚼木糖醇口香糖比蔗糖口香糖有利于牙齿健康,原因是________。
(3)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适量的该牙膏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则证明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和SiO2的混合物。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略去)测定该品牌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中,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值,就能达到目的(样品中其他成分遇盐酸不产生气体)。下列措施能提高测定的准确度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①省去装置甲和丁②装置乙不再产生气泡时,立即停止抽气③在乙和丙之间再加一个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④将丙中的NaOH溶液换成Ca(OH)2溶液⑤滴加稀盐酸之前,先抽气一段时间,除去装置内原有的CO2
(5)取20g该牙膏样品充分溶解、静置、过滤,用10%的稀盐酸测定得到的固体成分。测定过程中,剩余固体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分别如图所示,试计算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B
4.
C
5.
D
6.
C
7.
B
8.
B
9.
D
10.
C
11.
A
12.
B
13.
D
14.
C
15.
A
二、填空题
16.
产生气泡;氯化钠和氯化钙
17.
(1)食盐(NaCl)(2)纯碱(Na2CO3);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18.
氯化钠;稀盐酸
19.
(1)白色固体加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2)①NaCl、Na2SO4、Na2CO3;②NaCl、Na2CO3;③Na2SO4、Na2CO3
20.
(1)Ba2+(2)Fe2+
21.
(1)①③(2)②(3)A
三、实验探究题
22.
(1)B(2)pH试纸;茄子
23.
NaCl和Na2CO3;当U形管仍有白色固体残留时,溶液中的HCl一定完全反应掉了;取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4.
(1)装置甲中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
(2)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装置甲中锥形瓶内的溶液沿导管进入装置乙的锥形瓶中,并生成白色沉淀
(3)不能,蓝色沉淀可能是Na2CO3与CuSO4反应生成的CuCO3
25.
(1)分液漏斗(2)出现红棕色气体;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方案二,因为方案二中没有有害气体产生,原料(硝酸)的利用率高
四、解答题
26.
当氢氧化钠液进人烧瓶时,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因为生成的Na2CO3显碱性且NaOH反应有剩余,所以溶液仍显红色:
该反应导致烧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稀盐酸被压入烧瓶,
并先与NaOH反应:HCl+NaOH=NaCl+H2O,反应无明显现象,
后与Na2CO3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所以有气泡生成,
反应后烧瓶中不再含有碱性物质,所以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27.
(1)生成沉淀:m(BaCO3)=95g+65g-140.3g=19.7g
(2)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
Na2CO3+BaCl2=
BaCO3↓+2
NaCl
106
197
x
19.7g
解得:x=10.6g
NaOH%==29.3%
28.
(1)②③⑥
(2)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木糖醇分解产物的pH比蔗糖分解产物的pH更大,故木糖醇在口腔中作用时产生的物质酸性弱,利于牙齿健康
(3)部分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4)③⑤
(5)剩余的固体是二氧化硅,其质量为4.6g
设摩擦剂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x???
36.5g×10%
x=5g
该牙膏中摩擦剂的质量分数是:
×100%=48%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