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7-25 07:5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灵魂拷问
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了有机物,用的是什么原料呢?
绿色植物在光下除制造了有机物外,有没有产生别的物质呢?
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这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吗?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02
01
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目标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17世纪)
2.27kg
90.72kg
76.79kg
90.663kg
5年后
柳树增重:74.52kg
土壤减重:0.057kg=57g
问题:
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植株增加的物质重量除了来源于土壤以外还会来源于什么?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17世纪)
柳树增加的重量除吸收了土壤中少量无机盐外,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海尔蒙特的结论忽略了
大气成分参与植物生长的作用
柳树增重:74.52kg
土壤减重:0.057kg=57g
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17世纪)
普利斯特利实验(18世纪)
现象
原因
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
燃烧或呼吸会排出二氧化碳,
消耗氧气
蜡烛燃烧
小鼠存活
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
二氧化碳
结论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氢氧化钠溶液


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小资料
实验步骤:
安装装置—暗处理—光照—脱色—漂洗—加碘液—观察
实验现象:
滴加碘液后,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乙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无二氧化碳
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清水
氢氧化钠
A
B
拓展方案:
验证实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实验现象:
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放出气泡,试管收集的这些气体能使快熄灭的卫生香

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了

复燃
氧气
光合作用的实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定义

二氧化碳
氧气
有机物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尤其是光。
过稀
合理密植
过密
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
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
植株叶片互相遮挡,光照减少,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高效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3.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具体操作方法
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二氧化碳;
(3)点蜂窝煤炉。
2.合理灌溉:可以满足作物对水的要求。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轮作是指前后两季种植不同的作物或相邻两年内种植不同作物的复种方式。
4.其它应用,如间作、套种和轮作
一般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的叫间作,不同时期播种的叫套种

牛刀小试
4.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合理的装置组合为(
)
A.①②
B.
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小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水作为原料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
合理灌溉;温室通风换气;人工施气肥等。
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光合作用的过程:
二氧化碳
+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储存着能量)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海尔蒙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