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摩擦力—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摩擦力—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25 06:34:55

文档简介

泰山国际学校学案
物理(2019人教版)第一册
3.2摩擦力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会求滑动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受到另一个物体
它滑动的力.
2.方向:总是沿着
,并且跟物体的
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4.公式:F=μFN,其中μ为比例常数,叫做
,它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
(填:“有”或“无”)关,而与受力面积、速度等因素
(填:“有”或“无”)关.
①正压力FN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FN的大小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③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f甲>Ff乙>Ff丙 
B.Ff乙>Ff甲>Ff丙
C.Ff丙>Ff乙>Ff甲
D.Ff甲=Ff乙=Ff丙
2.
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相互压紧并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
3.
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
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
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
,而没有
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2)接触面

(3)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

注意 两物体是“相对静止”,并不是静止.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
,并且跟物体间
的方向相反.
(1)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4.静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总随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与正压力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
(2)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的范围是
.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如图中水平力F=1N、2N、3N时物块没有运动,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N、
N、
N.
1.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2.分别画出图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甲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丙中杆一端放在光滑的半球形碗中,另一端靠在墙壁上)
3.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
内,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

2.公式:F=
.
3.说明
(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
内.
(2)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3)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
(4)F-x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
.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
1.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cm;挂一重为6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
2.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该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1.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2.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悬空静止,如图所示.关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就与握力的大小无关
C.如果握力加倍,则摩擦力的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用20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N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4.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笔杆竖直放置,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平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10m/s2,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5.如图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N,F2=6N.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泰山国际学校学案
物理(2019人教版)第一册
3.2摩擦力
1.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会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知道静摩擦力的大小范围.
3.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会求滑动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2.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即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4.公式:F=μFN,其中μ为比例常数,叫做动摩擦因数,它的大小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填:“有”或“无”)关,而与受力面积、速度等因素无(填:“有”或“无”)关.
①正压力FN是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FN的大小根据受力情况确定;
②动摩擦因数μ与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与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③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匀速运动、静止)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1.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f甲>Ff乙>Ff丙 
B.Ff乙>Ff甲>Ff丙
C.Ff丙>Ff乙>Ff甲
D.Ff甲=Ff乙=Ff丙
【答案】D
【解析】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由F=μFN=μmg知,物体在三种情况下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选项D正确.
2.
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相互压紧并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和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要产生摩擦力,首先要有弹力,其次要接触面不光滑,还要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故只有D正确.
3.
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所示,则在匀速拖出的过程中(  )
A.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B.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拉力逐渐减小
C.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
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
【答案】D
【解析】匀速拉动的过程只能持续到重心离开台面的瞬间,材料的重心在台面上,故材料对台面的压力不变,故材料受到的支持力不变,故C错误;而在拉动过程中动摩擦因数不变,由F=μFN可知摩擦力是不变的,故A、B错误;因为材料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不变,所以工人的拉力是不变的,故D正确.
二、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注意 两物体是“相对静止”,并不是静止.
3.静摩擦力的方向
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1)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并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2)静摩擦力的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4.静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总随迫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的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与正压力大小无关(填“有关”或“无关”).
(2)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值,即最大静摩擦力Fmax,静摩擦力的范围是0(3)静摩擦力的大小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如图3中水平力F=1N、2N、3N时物块没有运动,静摩擦力大小分别为1N、2N、3N.
1.下列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
C.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答案】C
【解析】两物体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才会产生弹力,A、D错误.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压力的施力物体是该物体,受力物体是水平面,两力不同,B错误,C正确.
2.分别画出图甲、乙中小球、丙中杆的受力示意图.(甲中小球用细绳挂在光滑的墙壁上,乙中小球用细绳拴着静止在桌角上,丙中杆一端放在光滑的半球形碗中,另一端靠在墙壁上)
【答案】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
3.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
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
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
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
【答案】D
【解析】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弹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都会发生形变,故B项错误;发生形变后的物体,当撤去外力后,有些能完全恢复原状,有些不能完全恢复原状,A项错误,D项正确;不管是硬物体还是软物体,只要有弹力作用,都会发生形变,C项错误.
三、胡克定律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公式:F=kx.
3.说明
(1)应用条件:弹簧发生形变时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x是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弹簧形变后的长度.
(3)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伸长量x无关.
(4)F-x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5)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也成正比,即ΔF=kΔx.
1.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cm;挂一重为6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cm,则弹簧原长为多少?劲度系数为多少?
【答案】弹簧原长为10cm,劲度系数为200N/m.
【解析】弹簧下端悬挂物体时弹簧要伸长,由胡克定律知: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即F=kx,其中k为劲度系数,x为弹簧伸长量,x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后总长度L减去弹簧原长L0,即x=L-L0.改变悬挂重物的重力,伸长量变化,这样可以列出两个方程,通过方程组可求出弹簧原长和劲度系数.
设弹簧的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设挂G1=4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1,挂G2=6N的重物时弹簧的长度为L2,则L1=12cm,L2=13cm,由胡克定律得:
G1=k(L1-L0)
G2=k(L2-L0)
代入数据解得:L0=10cm,k=200N/m
2.由实验测得某弹簧所受弹力F和弹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该弹簧的原长为多少?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少?
【答案】(1)15cm (2)500N/m
【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得F=k(L-L0),代入图象中的两点(0.25,50)和(0.05,-50).
可得50=k(0.25-L0)
-50=k(0.05-L0)
解得L0=0.15m=15cm,k=500N/m.
1.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答案】BD
【解析】静摩擦力的产生取决于使物体产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的作用,也就是等于平行于接触面切线方向的外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故B、D正确.
2.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悬空静止,如图所示.关于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的大小就与握力的大小无关
C.如果握力加倍,则摩擦力的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答案】B
【解析】只要瓶子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瓶子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静摩擦力与重力总是等大反向,与握力大小无关.B项正确.
3.用20N的水平力在水平地面上拉重60N的物体时,物体恰能被拉动;物体运动后只需18N的拉力即可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若用15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若用30N的水平力拉该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
【答案】15N 18N 0.3
【解析】水平力为20N时恰能拉动物体,说明最大静摩擦力Fmax=20N.若用F1=15N的力拉物体,由于F1Fmax,物体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滑=18N.又由F滑=μFN得μ===0.3.
4.有一种圆珠笔,内部有一根小弹簧.如图所示,笔杆竖直放置,在圆珠笔尾部的按钮上放一个200g的砝码,砝码静止时,弹簧压缩量为2mm.现用这支圆珠笔水平推一本平放在桌面上质量为800g的书,当按钮压缩量为2.4mm(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时,这本书恰好匀速运动.g=10m/s2,试求:
(1)笔内小弹簧的劲度系数;
(2)书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
【答案】(1)1000N/m (2)0.3
【解析】(1)由于砝码处于静止,则kx=mg,
所以有k==
N/m=1
000
N/m.
(2)要使书恰好能匀速运动,则kx′=μm′g
得μ===0.3.
5.如图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N,F2=6N.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当只将F1撤去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1而是F2,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7N 水平向左
(2)6N 水平向右
(3)8N 水平向左
【解析】当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滑=μFN=μG=0.2×40N=8N,故木块受到桌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8N.
(1)加上F1、F2后,F1和F2相当于一个方向向右的力F=F1-F2=7N.由于F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则木块受到桌面静摩擦力的作用,大小为7N,方向水平向左.
(2)将F1撤去后,由于F2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故木块仍然保持静止.由二力平衡知识知,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F2,即大小为6N,方向水平向右.
(3)撤掉F2后,由于F1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8N,方向水平向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