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第4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第4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06-21 21: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理人教版第4章《物态变化》单元复习学案
课题 《物态变化》单元复习 课型 复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体系。2.通过对物态变化条件及其应用的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来找出规律,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构建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答生活中相关问题。
难点 运用物态变化的原理分析物态变化现象。
学具
环节 复 习 过 程 教师活动
知识梳 理 、 基础巩固 (一)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二)夯实基础请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⑴挂在室外的湿衣服晒干了 熔化⑵夏天冰镇的矿泉水瓶外壁“出汗” 凝固⑶寒冬堆砌的雪人“消瘦”了 汽化⑷点燃的蜡烛流下了“眼泪” 液化⑸初冬的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 升华⑹冬天到来河水结冰了 凝华
典型示例 、 抽取规律 方法一:如何辨别物态变化的现象? 例1.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露珠 C.秋天,雨后的路面被风吹干了 D.冬天,空中大雪纷飞 [举一反三]下列关于“冰棍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剥去包装纸,“冰棍冒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棍开始“流汗”,属于液化 C.冰棍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熔化现象D.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例2.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图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将会(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类比练习]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右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不会熔化 D.无法判断[方法归纳] 辨别物态变化现象,我的方法是:方法二:如何识别物态变化的图像? 例3.在图中的四个图像中,表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 21世纪教育网[方法归纳](1)区分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方法是:(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图像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如图是某种物质加热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2)它的熔化过程用了 ______ min。 (3)用字母表示______段图像反映该物质是固态和液态共存,且温度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方法三:如何设计或改进物理实验?例4.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如果想要在实验过程中适当缩短实验的时间,你打算采用什么办法? 例5.一杯很烫的开水,要使这杯水冷却的快一些,你准备采取哪些办法 请至少说出两种做法,并指出每种做法应用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有:我还有这些疑惑:
达标检测 1.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 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21世纪教育网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4. 霜是由水蒸气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5.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作业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