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复习提升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复习提升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5 11: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
学习目标 1.会熟练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的个数,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能正确运用“﹤”“﹥”或“=”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能正确运用“﹤”“﹥”或“=”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重点单元知识归纳
知识点 具体内容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事物的数量。
2.1~5各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1、2、3、4、5;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书写。
比大小、第几、分与合 1.比较大小:(1)按照数的顺序,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小;(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2.“第几“的含义:表示物体的排列顺序,无论第几,表示的物体的个数都是1。
3.数的组成:一个数(0、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依次分成1和几,2和几……直到分成几和1为止。
1~5的加、减法 1.加法: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减法: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3.加、减法的计算: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的含义:(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
2.有关0的加、减法:(1)任何数与0相加或相减都得这个数;(2)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是0。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混淆了1~5的顺序。 【例题1】判断:3前面的一个数是4,后面的一个数是2。(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误认为相邻的两个数,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多1,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少1。3前面的一个数是2,后面的一个数是4。
规避策略:1~5各数,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多1,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少1。
2没有弄清楚“>”“<”的意义 【例题2】判断:3 ﹥ 4(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大于号和小于号弄混淆了。3比4小,用 “ ﹤ ”表示,“﹤ ” 的尖对着较小数3。
规避策略:开口向左是大于号,开口向右是小于号,哪个数大开口就向着哪个数,哪个数小尖角就向着哪个数。
3混淆了几个和第几个的含义 【例题3】判断:把从左数的第三个图形涂上黑色是◆◆◆◇◇◇◇◇ 。(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把几个和第几弄混淆了,第三个表示单独的一个数。
规避策略:弄清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几个表示一定的数量,第几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是单独的一个。
4记错了5的分与合 【例题4】判断:3+2=4(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误认为3和2合起来是4,所以算错了3+2的得数。
规避策略: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时,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来计算,其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比较简便。
5对0的含义理解不透彻 【例题5】判断:0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一个也没有。( )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在直尺上,“0”表示起点。
规避策略:“0”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