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左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題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本卷命題范国:必修三、四。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春天万物复苏,面对烂漫春光,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春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春雾
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在¨哇″超赞”的简单感叹。尽管众人眼中的景色“远近高低各
不同”,但网络语言风靡、文化内滔缺失的现象,不经意间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日常交流和情感
表达
汉语博大精深、自成一体,在表达上冇简洁、生动、意蕴深长的特点。不说古诗词,单说日常
用语就是如此。比如,单就一个“笑”字,就有前仰后合的大笑、勉为其难的苦笑、忍俊不禁的微」
笑、尖酸刻薄的嘲笑等区分,仅形容笑声就有¨哈哈”¨嘻嘻¨嘿嘿″¨咯咯”¨呵呵”¨扑哧”等区别
可以说,多样的表达折射出多重情感,反映着多彩生活。而善用语言,不仅可以更好地说出个人
的故事、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以百花齐放的语言实践,营造丰富多元的文化氛国
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
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正如网友所说,“有时候脑子里
想一件事,无法很利索、饱满地说出来”,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使用一套固定句式或者很多夸张的
语气词,看似个性实则雷同,既钝化了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吐故纳新的
文化积累
是我们的语言贫乏了吗?并不尽然。从存量上来说,我们词汇、勺子、典故等语料的多
可能并没有太大变化。从增量上说,网络语言等已有新的迅猛増加。与其说语言贫乏,不如说
是表达上的一种偏爱。语言嬗变的风向,也是时代发展的走向。互联网时代争分夺秒,自然要
求更直接的信息、更简洁的表达。信息洪流的湍急,也让冋质化信息唾手可得,随手复制粘贴就
称得上高效。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冋时也为其注入了
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
言的力量。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第1页(共8页)】
E002A土左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B(A.“今人却词语匮乏,只能简单感叹”错误,原文是“有人在·红杏枝头’品味舂意,于‘拂堤杨柳'陶醉氤
氲春雾,有人却语竭词穷、词不达意,停留‘哇超赞'的简单感叹”,未说古人和今人。C.“网络语言既简化了
语言,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蘊含着语言的力量″错误,缩小范围,原文是“网络语言所创造的大量流
行词、新句式、新修辞,在简化语言的同时也为其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因此,古诗成语也好,网络
用语也罢、都是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蕴含着语言的力量”。D.“称谓之争、古音讨论,反映出语言生活的活跃和
复杂,以及吐故纳新的必要”错误,原文是“一段时间以来,从教科书上的姥姥”‘外婆’的称谓之争,到‘远上
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等诗词的古音讨论,如今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也空前复杂。在语言的吐故纳
新中,倒映着传统与现代的激荡、文化与生活的互动”,可见“称谓之争、古音讨论”不能反映出“吐故纳新的必
2.C(本文没有运用对比论证;“很多时候,网络用语的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真正拥有生命力的语言总会在时
间的沉淀
淘沙”说的是“很多时候”“风头正盛只是暂时的”,也没有标明“网络语言只能风行一时”
3.B(曲解文意,原文是“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主要表现在不会
用复杂、微妙且精确的修辞,以及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作诗句”,“不会运用精妙的修辞,基本不会引用乃至创
作诗句”是“语言的贫乏”的表现,不是条件)
4.D(“就可以改变我国原来那种靠天吃饭的局面。”错,原文是“可以基本上改变靠天吃饭这样一个局面”)
5,D(袁隆平院士担忧的是“农民不种粮”而不是“前农村绝大部分青壮年不参与农业,参与农业的大多是妇
女、老人”)
6.①巩固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
奖励和生产者补贴这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②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包括科技研发、现代种业、现代农机装备,推广高产高效绿色生态的生产技术
引导农民科学高效种田
③抑制粮价上涨,政府高价收购农民粮食,再平价供应市场。这样的话粮价不涨,通货不膨胀,农民获得了
家补助,可以提高种粮积极性。(每点2分,答出大意即可)
7.D(曲解文意。“表明作者对陈奶奶儿子的不满和讽刺”的说法不当,结合原文可知:陈奶奶对自己的儿子
可能有失望,但看不出不满,更谈不上讽刺。因为“儿子开车回村里来接她,要把她接到竹园镇和他们一起过
年”说明做儿子的还是有孝心的,只是他并不真正懂娘的内心,因此陈奶奶对儿子只是有些许失望。故
8.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一冬天和基本内容—一生命的煎熬。②既指陈奶奶年事已高可能熬不过
这个寒冬了,也指没有觅食能力的老斑鸠难以熬过这个冬天,③寄托了作者对陈奶奶这样的空巢(留守)老
人的担忧。(每点2分,意对即可)
9.①表现了陈奶奶善良、热心,担心老斑鸠会饿死。②表明陈奶奶这样的空巢(留守)老人与老斑鸠同命相怜;
③突出主题,写出空巢(留守)老人的孤独和不被理解的处境。(每点2分,意对即可)
10.B(原文标点:时睦之在御侧,上指示曰:“此人是也。”杲谓曰:“君小人,何敢以罪人属南司?”睦之失色)
11.A(“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和平级转调三种.“迁升”“迁授”“迁叙”才是升官。)
12.A(无中生有。原文没有陆杲师从其舅学画的说法。)
13.(1)出京任临川内史,即将出发,向武帝辞行,在座上奏上启文,请求招募部曲。(得分点:“出”“发”“通启”
分,句意2分)
(2)梁武帝大同七年,因母亲年迈请求离职,公卿以下官员在征虏亭设宴饯行。(得分点:“老”“去”“祖道”各
1分,句意2分)
l4.C(C项,“比喻岁月流逝”错,“花自飘零水自流”,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东流
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调残;“水自流”,是说她丈夫远行了
象悠悠江水空自流。仔细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
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这句诗既是即景,又兼比兴,它写出了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等丰富的
【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E0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