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检测
(满分:8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填空。(3分)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______,是我国当代著名的______、诗人、作家,_______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运用众多的______,采用_____的修辞手法和_____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娉婷(pìng)
鲜妍(yán)
星子
B.冠冕(guān)
留滞(zì)
鹅黄
C.柔嫩(nèn)
栖息(qī)
疆硬
D.呢喃(ní)
颤抖(chàn)
妖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跋文细线条处有提笔快写的轻灵,粗线条处有按笔含锋的稳实,笔尖转折的地方精巧又飘逸……
B.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娉婷地站立着,悠悠地吐着香气。
C.一个小蝴蝶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舞。
D.她的嗓音听来如此令人难受,像蝉的呢喃声顿时停止了。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林徽因出生于福建闽县人。
B.林徽因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
C.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与世无争。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不断吟诵的天籁之作。
6.下列不符合本课所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2分)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7.学校开展“我是朗读者”活动,请你参加。(11分)
【朗读活动我通知】
(1)活动开始前,小明同学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通 知
各位同学:
[甲]为了增长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我班将于9月27日上午10∶00在报告厅举行“我是朗读者”活动,[乙]恭候各位同学准时参加。
2020年9月25日
班委会
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③[乙]处画线句用语不得体,应将“
”改为“
”。?
【朗读活动我参与】
(2)王凯同学准备朗诵《不朽》一诗,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当幸福的歌声
像风一样地在春天的指间流淌
我们站在四月的阳光里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下
默默地想象着
他们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
请用“/”给画线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像
风
一
样
地
在
春
天
的
指
间
流
淌
【朗读活动我表达】
你的同桌小军认为朗读是自己的事,平时随便读读就行了,没必要有感情地朗读,并认为此次活动没有意义。对此,你要如何对他进行劝说?(3分)
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7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填空。(3分)
(1)这首诗讲究押韵,富有音韵美,这首诗的韵脚是 。?
(2)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词语有
、
、
、
,这些词语给人一种
的感觉。?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B.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D.黄昏/吹着/风的软
3.下列从感官角度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
A.黄昏吹着风的软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新鲜初放芽的绿
D.星子在无意中闪
4.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你”比作“四月天”主要是为了突出什么主题?(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3分)
5.诗歌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4分)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中采用多个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越加衬出诗中的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
B.本诗遵循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四月的春天终将离去,黄昏后星子的“闪”让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D.在诗人林徽因的笔下,人间的四月天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的色彩。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9分)
梦
话
傅天琳
你睡着了你不知道
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
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
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
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
孩子你是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
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
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
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
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
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
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
1.阅读诗歌第一节,简要说说妈妈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有什么不同。(2分)
2.怎样理解“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3分)
3.“妈妈的期待”为什么既是“惊喜”的,又是“忧伤”的?(4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____的碧草、____的流水、____的睡莲、____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国家及民族做出莫大的贡献。
1.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3分)
A.潺潺奔涌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窈窕玲珑
B.无边青青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潺潺奔涌
C.无边青青
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D.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2.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⑦段,完成题目。(4分)
(1)根据上文,“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结尾画线句含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5分)
三、小练笔(10分)
课文善于抓住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图画。请运用此法,选择恰当的意象,描写你眼中的春天。(10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同步检测
(满分:80分
时间:4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填空。(3分)
(1)《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作者是林徽因,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
(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运用众多的意象,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象征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
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娉婷(pìng)
鲜妍(yán)
星子
B.冠冕(guān)
留滞(zì)
鹅黄
C.柔嫩(nèn)
栖息(qī)
疆硬
D.呢喃(ní)
颤抖(chàn)
妖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字形的能力。A项,娉
pīng。B项,滞zhì。C项,疆——僵。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跋文细线条处有提笔快写的轻灵,粗线条处有按笔含锋的稳实,笔尖转折的地方精巧又飘逸……
B.荷花们都沉醉在月色当中,娉婷地站立着,悠悠地吐着香气。
C.一个小蝴蝶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舞。
D.她的嗓音听来如此令人难受,像蝉的呢喃声顿时停止了。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
)(2分)
A.?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涉水而来,清清浅浅,让你尽展笑颜。??????????
B.?为了迎接四月,大地做了太多隆重的准备。
C.?四月的风恣意地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
D.?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解析】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D项运用的是比喻,其余三项运用的都是拟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2分)
A.林徽因出生于福建闽县人。
B.林徽因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
C.她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在古建筑间穿行,在诗文中游走,漫步于红尘之上,淡定,与世无争。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不断吟诵的天籁之作。
【解析】A项,去掉“人”(或将“出生于”改为“是”);B项,缺宾语,在句末加上“的志向”;D项,语序不当,将“不断生长出新意”“不断吟诵”互换位置。
6.下列不符合本课所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B )(2分)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B.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解析】B项并未描绘早春景色,其他三项和课文一样都描绘了早春景色。
7.学校开展“我是朗读者”活动,请你参加。(11分)
【朗读活动我通知】
(1)活动开始前,小明同学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6分)
通 知
各位同学:
[甲]为了增长同学们的文学素养,我班将于9月27日上午10∶00在报告厅举行“我是朗读者”活动,[乙]恭候各位同学准时参加。
2020年9月25日
班委会
①通知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将日期和通知单位位置互换。
②[甲]处画线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增长 ”改为“ 提高 ”。?
③[乙]处画线句用语不得体,应将“ 恭候 ”改为“ 希望 ”。?
【朗读活动我参与】
(2)王凯同学准备朗诵《不朽》一诗,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当幸福的歌声
像风一样地在春天的指间流淌
我们站在四月的阳光里
站在高高的纪念碑下
默默地想象着
他们模糊的背影、青春的面孔
请用“/”给画线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2分)
像风一样地/在春天的指间/流淌
【朗读活动我表达】
(3)你的同桌小军认为朗读是自己的事,平时随便读读就行了,没必要有感情地朗读,并认为此次活动没有意义。对此,你要如何对他进行劝说?(3分)
示例:小军,朗读是阅读的起点,可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声朗读诗词文章,可以品味诗词文章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逐渐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另外,朗读还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能忽视朗读,你说呢?(意思对即可)
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17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填空。(3分)
(1)这首诗讲究押韵,富有音韵美,这首诗的韵脚是 an 。?
(2)在这首诗中,直接展示色彩的词语有 鲜妍 、 鹅黄 、 绿 、 白 ,这些词语给人一种 明亮、温暖 的感觉。?
2.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B.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D.黄昏/吹着/风的软
3.下列从感官角度有别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2分)
A.黄昏吹着风的软
B.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C.新鲜初放芽的绿
D.星子在无意中闪
4.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你”比作“四月天”主要是为了突出什么主题?(用诗中的词语回答)
(3分)
爱、暖、希望。
【解析】第五节的“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在这一节中,诗歌前面的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统一,“树的花开”“你”“四月天”,他们统一在“爱”“暖”“希望”这三个词中。据此理解作答。
5.诗歌最后一节有什么作用?(4分)
总结全诗,深化主题,照应题目和第一节,使诗歌结构完整。
【解析】解答作用类的习题,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作答。诗的第五节用“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束全诗,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深化了诗歌的主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使诗歌的结构完整。据此理解作答。
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中采用多个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越加衬出诗中的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
B.本诗遵循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
C.四月的春天终将离去,黄昏后星子的“闪”让诗人心中升起一丝惆怅。
D.在诗人林徽因的笔下,人间的四月天轻盈而柔美,多姿而带着鲜艳的色彩。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9分)
梦
话
傅天琳
你睡着了你不知道
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
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
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
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
孩子你是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
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
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
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
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
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
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
1.阅读诗歌第一节,简要说说妈妈的童年与孩子的童年有什么不同。(2分)
妈妈的童年缺少母爱,孩子的童年尽享母爱。
【解析】解答本题,可对第一节诗的第二句和第四句进行分析。
2.怎样理解“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孩子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守护下一步步成长的过程。
【解析】解答本题,可抓住“守候”“摔下”“长高”理解句子的意思。
3.“妈妈的期待”为什么既是“惊喜”的,又是“忧伤”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喜”是因为孩子长大成熟了,“忧伤”是因为孩子一长大就要离开自己,再不会依偎在母亲身边了。
【解析】解答本题,可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联想,理解“惊喜”和“忧伤”的原因。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有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朗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风神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____的碧草、____的流水、____的睡莲、____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国家及民族做出莫大的贡献。
1.第⑥段横线上填写的词语依次是(
C
)(3分)
A.潺潺奔涌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窈窕玲珑
B.无边青青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潺潺奔涌
C.无边青青
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明艳灿烂
D.潺潺奔涌
窈窕玲珑
无边青青
明艳灿烂
【解析】
注意根据词语的搭配选择答案。一般情况下,“青青”和“碧草”对应,“潺潺”和“流水”对应;“晚霞”一般用“灿烂”修饰;此处“睡莲”用的是拟人的手法,一般形容美丽女子的睡态,故可用“窈窕玲珑”修饰。故选C。
2.第②段画线句“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意对即可)【解析】这句话把古老而迷人的欧洲比作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洲历史悠久、风光奇丽的特点,同时表达出林徽因初到欧洲时新奇与喜悦的感受
3.第③段中提到“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的感受主要来自两个方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
(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解析】“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从这几句话来看,她的感受主要来自:(1)眼前的新世界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2)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
4.阅读第⑦段,完成题目。(4分)
(1)根据上文,“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中“这样的眼光”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这样的眼光”看苏州园林,从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字数不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建筑和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2)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暗含“艺术性”)。
【解析】(1)“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这样的眼光”指的就是“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也就是艺术的眼光。(2)本题是一道拓展迁移题,要求用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的眼光去看苏州园林,答题时,要确定一个角度,再简要分析建筑与艺术的关系,语言表述要通顺流畅。比如说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像是一幅幅美术画,具有“艺术性”。
5.下列对结尾画线句含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林徽因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B.林徽因领悟了建筑学的真谛,从而立下成为建筑学家的愿望。
C.林徽因立志成为建筑学家与身为建筑师的女房东也有一定的关系。
D.林徽因的立志源于她顿悟了中国传统美学和欧洲建筑艺术的共性。
【解析】“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林徽因并不是因为喜欢欧洲优美的风光,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而是她领悟了建筑和艺术的真谛,明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立下了在建筑上有所作为的愿望。
6.结合本文内容和相关链接,我们知道,林徽因的成就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请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5分)
要点列举:热爱读书、少年立志、家学渊源、环境熏陶等。(谈启示略)
【解析】林徽因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从小就有学习建筑的志向。在欧洲生活时,那种环境对她的熏陶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使她最终走向了成功。从她的成功历程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解答时,要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启示。
三、小练笔(10分)
课文善于抓住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图画。请运用此法,选择恰当的意象,描写你眼中的春天。(100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