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王国维《人间词话》:“‘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中天悬明月’,‘长河落日圆’,此中境界,可谓千古壮观。求之于词,唯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之‘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北大公学肇庆实验学校:杜海波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初著名大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以词闻名,现存349首,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悼亡词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王国维有评:“纳兰性德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
,潭献云"以成容若之贵……,而作词皆幽艳哀断,所谓别有怀抱者也",当时盛传,“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
《纳兰词》传至国外,朝鲜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纳兰词初名《侧帽》,后名《饮水》,现统称纳兰词。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
长相思,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故名。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写作背景】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二月十五日,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长相思》及《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作于出关前后之途中。作者出关时冰雪未消,又离开了京城千山万水,对于生于关内,长于京城的性德而言,一切都是那么荒凉,那么寂寞,于是不由思念亲人朋友,作者有感而发,填下这首《长相思》。
长
相
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pàn)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ɡ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
一路上登山涉水,山山水水,行行重行行,往山海关那边行进。夜深宿营,只见无数座行帐中都亮着灯火。
挨过了一更又一更,风雪一阵又一阵,在耳边呼啸,吵得我乡心碎乱,乡梦难圆,在我的故园,几曾有聒耳的风雪声?
1、作者的“身”在哪里?是从哪儿读出来的?
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作者身在征途上。
2、作者的“心”又在哪里?
心系故园
词中的“一”字用得怎样?有什么特点?
上下片的前两句均用“一”字,不但对仗工整,还使文字呈连续不绝之势,词风更加缠绵。
山一程,水一程。
起句突兀,既显空间之广袤,又寓时间之流逝,气象阔大。千里行程中目睹的万事万物,凝缩为“山”“水”
二字,“一程”又“一程”的复叠吟哦中,词人与家园的空间阻隔不断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大,空间感和思乡情构成了词人心中尖锐的矛盾冲突。在这种行进方向和心绪逆反的背离中驻营夜宿,词人的思绪早就超越了他自己。
“身”字怎么赏析?
点明身处之地,交代行旅去向,“身”与心相对,身向榆关(山海关),而心却在关内,在故园。夜深千帐灯”,这看起来开阔的意境,壮伟的景观,实际上则是词人情心深苦之写照。白日统千军万马行走天涯,跋山涉水,为何夜深时仍然灯火通明,难以入梦?──思乡失眠!“千帐灯”是虚写,写词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为什么夜深了,而仍然营火闪烁呢?这就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夜深千帐灯。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灯”常常与“孤”字相连,抒发幽怨之情。纳兰词中——“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驻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
“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无形的思念,通过有形的灯光倾诉着或幽独、或念远、或伤逝、或期盼的感情。现实的灯是明亮的,相思的灯是凄凉的,而回忆的灯却是遥远而清晰的。“夜深千帐灯”既是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阕之间的自然转换。
下阕词人转入了思乡之情。侧重游子思乡之苦,交代了深夜不眠的原因。换头写景,“风一更”“雪一更”,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这是以哀景衬伤情,风雪载途,行者乡思更烈。叠用两个“一更”,突出塞外卷地狂风,铺天暴雪扑打帐篷经久息的情景;也从一个侧面写出了天寒地冻之夜,人之辗转难眠的状态。
“风”、“雪”这两个意象孕育着一种依稀飘忽的情怀,凄清哀婉的情韵和色调,成为纳兰性德表达悲凄伤感、幽怨多苦感情的一个载体。“一更”又“一更”重叠复沓,在对风雪的感觉中推移着时间的进程。时间感知于乡情的空间阻隔之中,让人心烦意乱,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埋怨夜太长。
聒碎乡心梦不成
着一“聒”
ɡuō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且极具拟人味,仿佛这风雪也通人心似的,彻夜念叨着故园的人事,让人心潮起伏。夸张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一夜征人尽望乡”的愁肠百转的心态。情苦不能寐,只觉得风声雪声,声声扣入人心,使人难以承受。词人将主观因素推诿客观,语似平淡,意味却更加深沉。风声、雪声的描写使词人的心理情感被充分地表现出来。看似无理,却见情痴,愈是无理之怨,其怨愈加沉重。
联系上文看,叠词和数字“一”、“千”的运用强化了视觉、听觉感受中的焦虑、怨恨、幽苦。壮丽的千帐灯下映照着万颗无眠的乡心,一暖一寒、一嚣一寂,两相对比,写尽了词人的孤寂伤感,厌于扈从生涯的深深感情。
故园无此声。
交代了“梦不成”的原因。“故园”作为一个特殊意象用在《长相思》结尾,有其深刻的用意。
“故园”不仅仅指家乡,指京师,也暗含“官场”之意。纳兰性德的这种先知先觉,不久就得到了验证。这一切发生在纳兰性德去世后仅仅三年。
陈平原《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真’源于‘浅’,然而‘浅语深致’,‘深’又源于‘真’。”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敏感的纳兰性德却已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无可奈何,并将那莫名的哀怨隐隐的流诸笔墨之间。“一叶落而知秋”,虽明丽却凄迷的纳兰词,不正是那个时代绝佳的映照么?
【思考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真切如此。”试以这首小令为例,简要说说它的自然真切是如何体现的?
白描手法写跋山涉水的辛苦行程,写塞外风雪载途、荒凉苦寒的景象,写野营露宿的难眠之夜,层层渲染征人凄恻缠绵的思乡之情,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可谓真切自然。
“山一程,水一程”仿佛是亲人送了我一程又一程,山上水边都有亲人送别的身影。风雪交加夜,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慧心妙语可谓是水到渠成。
“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又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从“夜深千丈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委婉心地,既是词人亲身生活经历的生动再现,也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以此创造美、抒发美的敏锐高超艺术智慧的自然流露。
?
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luò
wěi]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
孤寂、思念、苦闷
李白七言歌行往往豪迈奔放,但也有一些诗篇能在豪放飘逸的同时兼有含蓄的思致。像这首《长相思》,大约是他离开长安后于沉思中回忆过往情绪之作.?一段从篇首至“美人如花隔云端”,写诗中人“在长安”的相思苦情。第二段,紧承“美人如花隔云端”句,写一场梦游式的追求。此诗形式匀称,“美人如花隔云端”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全诗从“长相思”展开抒情,又于“长相思”一语收拢。
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韵律感极强,大有助于抒情。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美人如花隔云端”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而显有托兴意味。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美人”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如《楚辞》“恐美人之迟暮”。而“长安”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就此而言,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隐然不露,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是一首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
下阕直接抒写情怀,因所思之人没有回来,只得在这月明之夜,独倚高楼。
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心弦。
这首《长相思》写一位女子倚楼怀人。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容水态,都充满了哀愁。前三句用三个“流”字,写出水的蜿蜒曲折,也酿造成低徊缠绵的情韵。下面用两个“悠悠”,更增添了愁思的绵长。全词以“恨”写“爱”,用浅易流畅的语言,和谐的音律,表现人物的复杂感情。特别是那一派流泻的月光,更烘托出哀怨忧伤的气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显示出这首小词言简意富、词浅昧深的特点。
长相思
白居易
思恨绵绵
怀人念远的抒情小词。
长相思
纳兰性德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碎
爱故园 爱祖国——重
长相思
李白
豪迈奔放,上下追求,
政治理想难实现。
读、品、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