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
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假如让你写家乡的冬天,你会怎么写呢?不论你会怎么写,请带着你对该问题的思考,再去读《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味老舍先生所刻画的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济南的冬天是一幅水墨画,请你尝试着将画境在笔下勾勒出来;
试着阐述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冬天的特点;
4.划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时所发挥的作用。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3.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完成“思考探究”第一、二题。
3.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三、预习检测
(一)基础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狭窄
(
)
贮蓄(
)
济南(
)
镶上(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3.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4.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
5.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问题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二)理清文脉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文中标记)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请你为这几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二、内容探究
1.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
2.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3.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4.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5.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6.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7.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8.“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9.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2)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3)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的之处?体现了散文什么特点?
10.“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11.课文第4段中,哪个句子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1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13.朗读课文第5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14.课文第5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15.第5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16.本文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特点:
修辞手法:
17.“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为什么?
18.赏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19.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20.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2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三、写法探究
1.写景艺术。
①紧紧抓住景物的_______________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
②恰当地安排了景物的层次,使景物在读者眼前井然有序的出现;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③______得法,使景物在互相______中形象更为鲜明;
④____________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2.表现手法。
(1)____________:“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_______与_______修辞手法的运用。
(3)_______手法的运用。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3.写景抒情的特点。
___________。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课后导练】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
?
??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8.“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_一词。
9.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0.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识记作者和代表作品,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法指导:
在阅读文本时,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假如让你写家乡的冬天,你会怎么写呢?不论你会怎么写,请带着你对该问题的思考,再去读《济南的冬天》,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
在阅读过程中认真体味老舍先生所刻画的风景,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济南的冬天是一幅水墨画,请你尝试着将画境在笔下勾勒出来;
试着阐述老舍先生所描写的冬天的特点;
4.划出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简要分析修辞手法在作文时所发挥的作用。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走近作家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
市人。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从1950年至1965年,仅剧本就写了十多部,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茶馆》(1957)。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2.写作背景
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
3.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周围的环境;
(4)推动情节的发展;
(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二、预习任务
1.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完成“思考探究”第一、二题。
3.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并说出推荐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
二是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比喻贴切得表现了雪后树的秀美。
例: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句中用“晒”“睡”“醒”形象地突出了小村庄舒适、温暖的环境。
预习检测
(一)基础梳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zǎo(
)
chéng(
)清
宽chǎng
(
)
狭窄
(
)
贮蓄(
)
济南(
)
镶上(
)
髻
(
)
看护妇(
)
2.解释下列词语
响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探究
3.济南的冬天的总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4.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几幅动人的图画)?
5.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答案:
1.藻
澄
敞
zǎo
zhǎi
zhù
jǐ
xiāng
jì
kān
2.响晴
:响:非常。晴朗高爽,或晴朗无云。
温晴:温暖晴朗。
安适
:安静而舒适。
空灵
:灵活而不可捉摸;透明
。本文意思为清净。
3.“温晴”。
4.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的远山、济南冬天的水色。
5.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并思考下面问题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
【交流点拨】总的特点:温晴—无风声
无重雾
无毒日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交流点拨】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交流点拨】作者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对祖国山河真挚的爱。“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
(二)理清文脉
1.济南为何“真得算个宝地”?
【交流点拨】济南的冬天在与北平的朔风、伦敦的重雾、热带的毒日相比较后,给人的感受是:无风、响晴和温晴,天气暖和安适,三面环山,山是温静、隽秀的,水是绿色、澄清的。
2.请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用自己过去过往的地方和济南的冬天作对比,指出济南是个“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的宝地。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3)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4)写雪后的山景。
5)写城外远山。
6)写冬天的水色。
第三部分(第7段):写这是冬天的济南。
3.作者所描绘的这些美景可归纳为几幅画面?请你为这几幅画面拟写一个标题。
【交流点拨】三幅: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
二、内容探究
1.课文第1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
【交流点拨】这是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北平、伦敦和热带地方的天气与济南进行对比,突出济南天气温晴的特点,赞美济南是一块宝地。
2.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
“怪事”
“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3.课文第1自然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句中的“声”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能,如果去掉“声”字,这句话就变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句意就不准确了。“没有风声”准确地表达了济南冬天风小的特点。
4.文中是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交流点拨】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
5.第3自然段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6.作者怎样写出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交流点拨】“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7.这圏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在文中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①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②生动表现了小山可爱的特点,说明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原因。
8.“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冬天为什么是慈善的?
【交流点拨】这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赞美济南的冬天的气候温暖,令人满意。
9.阅读课文第4段,回答问题。
(1)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交流点拨】主要描写了山上的短松、山尖的白雪、山坡的草色和山腰的薄雪。
(2)采用了什么描写顺序?
【交流点拨】采用了由上到下的描写顺序。
(3)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交流点拨】主要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
(4)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的之处?体现了散文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些景物描写都从侧面表现了济南冬天气候暖和的特点。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10.“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妙”在何处?
【交流点拨】
(1)“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生色;“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2)“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11.课文第4段中,哪个句子采用了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
【交流点拨】“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1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有什么表达效果?
【交流点拨】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13.朗读课文第5段:“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句中的两个“卧”字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
【交流点拨】不相同。第一个“卧”字生动地表现了山坡平缓,小村庄的房屋矮小的特点;第二个“卧”字生动地表现房顶上雪很簿的特点。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
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
课文第5段:“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能否将“小水墨画”改成“大水墨画”?请说出理由。
【交流点拨】不能。因为“小水墨画”呼应前文中的“小山”、小摇篮、“小雪”、“小村庄”,如果改成“大水墨画”,笔调不和谐。
15.第5自然段,怎样写城外的远山?
【交流点拨】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的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
16.本文第6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
特点:(1)水的绿;(2)水的清、亮。
修辞手法:(1)拟人,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2)比喻,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17.“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一句中,去掉“点”字可以吗?为什么?
【交流点拨】不可以。“冒着点热气”的“点”字用得十分准确:“点”字是扣住济南冬天的“温”写的。冒热气,但只是一“点”,这就是“温”。如果去掉“点”,变成“冒着热气”,那就不是“温”,而是“热”了。
18.赏析“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9.第4段和第6段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交流点拨】第四段:对薄雪覆盖下的山的描绘
。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第六段:对水色的描写。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都体现了对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0.课文第7段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能否换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交流点拨】不能。作者将济南比喻成一块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小灰色树影“的“蓝水晶”,并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重在抒发对济南山水的赞美。如果改成“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与前文的写景相矛盾。所以不能换。
21.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交流点拨】标题不可以换。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想一想:
作者为什么能用如此精妙的语言描绘出如此精美的画面?结合朱自清的《春》谈谈学习收获。
三、写法探究
1.写景艺术。
①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
②恰当地安排了景物的层次,使景物在读者眼前井然有序的出现;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③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④虚实手法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2.表现手法。
(1)以动写静:“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3.写景抒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点拨】
相同点:
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
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
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
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
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课后导练】
设若单单只有阳光,那么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括号处应填的一个标点是(
)??
?
??
2.文段第一句是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着落:__________________慈善: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加点的两个“它们”的意思是否一样,请简要说明。
5.指出作者描绘景物的观察角度。
6.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7.文中“晒”“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
8.“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_一词。
9.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说明了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10.若用平实的语言概括加横线这句话,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冒号???
2.承接上文????
3.可靠的结果和保证;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4.前一个指济南的山山水水,后一个指这一圈小山。????
5.先俯视,后仰视????
6.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7.运用拟人的方法,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8.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这一比喻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的温存、体贴、慈祥。“小”照应了“小山”的“小”。????
9.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
10.有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意思相近也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