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检测(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9.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25 19:14:2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检测
(满分:80分
时间:)
积累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sǒng
zhì(
) jié(
)石 澹澹(
)
?萧瑟(
)(
)
?枯téng(
)
?天yá(
)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
?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5分)
(1)东临碣石(
)
(2)潮平两岸阔(
)
(3)海日生残夜(
)
(4)乡书何处达(
)
(5)断肠人在天涯(
)
4.常识填空。(6分)
(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_____。他的诗以____________见称。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____________,唐朝___________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3)《次北固山下》“次”意为________,这首诗作者是王湾,____代诗人。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_______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__”。
(5)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_____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________________》。
5.名句默写。(6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二、课内阅读(33分)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3分)
2.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是静景。(3分)
3.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4.对这首诗理解最佳的选择是(
?)(3分)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二)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2.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_____________;“风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
2.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_______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_______。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_______之情。(3分)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B.“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思乡之情并非主要。
三、拓展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
1.“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是什么意思?(4分)
2.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12分)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1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诗歌四首》同步检测
(满分:80分
时间:)
积累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sǒng
zhì(竦峙) jié(碣)石 澹澹(dàn)
?萧瑟(xiāo)(sè)
?枯téng(藤)
?天yá(涯)
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我寄愁心/与明月
?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断肠人/在天涯)
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5分)
(1)东临碣石(登上、到达)
(2)潮平两岸阔(开阔)
(3)海日生残夜(升起)
(4)乡书何处达(信)
(5)断肠人在天涯(形容悲伤到极点)
4.常识填空。(6分)
(1)《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2)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李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是被贬谪,降职的意思。
(3)《次北固山下》“次”意为停泊,这首诗作者是王湾,唐代诗人。
(4)《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被称为“元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
(5)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
5.名句默写。(6分)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 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D )(2分)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①③④⑤②??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D.⑤①③④②
解析:
话题的中心是“乡愁”与诗歌的关系,首先确立总起句③,①句中“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与③句中的“惆怅”联系,⑤句紧承①句举例,②句中的“亦”字最关键,应放在第⑤句后,而④句中的“这么”显然是在指示前文。
二、课内阅读(33分)
(一)阅读曹操的《观沧海》,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眼是诗歌中最具表现力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并说明理由。(3分)
本诗的诗眼是“观”。“观”是全诗的线索,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水、?秋风、?洪波”写的是动景,“山岛、?树木、?百草”写的是静景。(3分)
3.本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分)
慷慨悲壮。表达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想要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4.对这首诗理解最佳的选择是(
?D?)(3分)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二)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的题目(10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2分)
客路??行舟
2.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     _____________;“风正”,    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两岸才显得宽阔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3分)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三)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的题目(11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3分)
2.前三句用九个偏正关系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冷寂、悲凉。(2分)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季节的词是枯藤点明具体时间的词是昏鸦。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思乡之情。(3分)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3分)
A.“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B.“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思乡之情并非主要。
三、拓展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8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
王昌龄
沅漠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 王昌龄此时正被贬龙标。
1.“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是什么意思?(4分)
不要听到琴声和歌声就触动远谪的愁思,青山和明月都在陪伴着我们啊。
2.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
李诗中的“愁”是对朋友的担忧之愁。王诗中的“愁”是远谪之愁,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二)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12分)
(一)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1分)?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的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4.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4分)
答案:
最爱 
C 
3.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 4.示例: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