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8数学广角-数与形 数与形(2)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8数学广角-数与形 数与形(2)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26 09: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数与形(2)
课题 数与形(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在初步学习了利用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数的规律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创新操作,渗透“极限”的思想。
例2的分析方法有很多,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画图方法进行分析,同时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学习目标 1.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2.在学生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学习重点 借助“数形结合”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难点 借助“数形结合”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圆规、刻度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活动激趣。(5分钟)
1.看演示,回答问题。
(1)观察,汇报课件中图形演示的分数。
(2)观察课件演示,说出各分数之和。
(3)直接推算计算结果:63/64。
2.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务。 1.观察下图,请根据形与数的规律摆下去,第10个数是(114)。
二、探究新知。(16分钟)

1.学习例2。
(1)观察算式特点:无数个单位分数相加,且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是前一个数的1/2。
(2)探究解法。
①确定表示单位“1”的图形(图、线段、长方形、正方形等)。

三、拓展提高。(15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第108页第2题。
2.引导完成教材111页第6题。
3.教师可讲解例题,巩固学生课堂所学。
例题 找规律填空。
1.独立思考完成,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全班订正。
2.小组合作完成。
小刚一共下了2盘,分别和小林、小强下的。
思路提示 从上到下外围数字都是2,内部数字都是它的左上角与右上角两个数字的积。
规范解答2×4=8,8×2=16即
3.请将一根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的绳子中间再对折,这样连续对折5次,最后用剪刀沿对折5次后的绳子的中间将绳子剪断,此时绳子将被剪成多少段?
答:第一次对折,将绳子中间剪断,绳子被剪成3段;第二次对折,沿绳子剪断,绳子被剪成5段……依次类推,对折5次后,沿绳子中间剪断,绳子被剪成了33段。
四、课堂总结。(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教材第110页第5、7题。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解决一些比较抽象的、复杂的、不好解释的问题。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