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解决问题(1)
课题 解决问题(1)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给学生留足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的过程,本设计主要以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既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为了降低学生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的难度,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可以回归生活这样的理念。
学习目标 1.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点 可以灵活选择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学习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以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1.学生自由交流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计算下面各题。
5.6×2.4÷7.2
=13.44÷7.2
≈1.87
6.3÷1.4-1.4
=4.5-1.4
=3.1
2. 25千克花生米可以榨油8 kg,照这样计算,60 kg花生米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8÷25×60=19.2(千克)
答:60千克花生米可以榨油19.2千克。
3.某粮店要运69吨大米,用载重4.5吨的卡车至少需要运几次才能全部运完?
69÷4.5=15.(次)
答:至少需要16次才能全部运完。
4.做一件上衣用布1.8米,现在有41.2米布,最多可以做多少件上衣?
41.2÷1.8=22.件)
答:最多可以做22件上衣。
5.一本故事书22.7元,张蔷带了300元,最多可以买多少本这种故事书?
300÷22.7≈13.2(本)
答:最多可以买13本这样的故事书。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23分钟) 1.教学例10(1),探究“进一”法。
(1)出示例10,交流题中的数学信息,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计算。
(2)组织学生汇报解题过程。
(3)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4)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交流:结果是小数,这与实际相符吗?应该怎么办?
(5)组织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6)教师小结。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首位上的数字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一的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
2.教学例10(2),探究“去尾”法。
(1)引导学生读题、审题,分析题目,并列式计算。
(2)讨论:①礼盒数能用小数来表示吗?
②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是17,那么丝带够吗?
(3)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教师小结:
像这样,无论整数个位后面的数是几都得舍去,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3.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进一”法?什么时候要用“去尾”法?
4.回顾解题方法,师生共同总结。 1.(1)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完成。
(2)学生汇报计算结果。2.5÷0.4=6.25。
(3)学生交流发现:计算出的瓶子的个数是小数。
(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5)学生交流汇报,互相补充。
① 需要的瓶子的个数应该是整数。
②6.25≈6,需要6个瓶子。
③ 6个瓶子只能装2.4 kg,需要准备7个瓶子。
(6)总结交流,明确方法。
2.(1)学生按要求完成。
25÷1.5=16.666…(个)
(2)学生交流明确:礼盒数不能用小数来表示。经计算这些丝带不够包装17个礼盒。
(3)探讨后明确:根据本题的实际情况,这里不管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取整数16。
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特殊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和“去尾”法,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求商的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8分钟) 完成教材第41页第7、8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解法,集体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4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生不容易掌握,会受前面所学“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影响,可能会“不知所措”。“进一”法和“去尾”法是不同于“四舍五入”法的求近似数的方法。本节课中要让学生明白“进一”法和“去尾”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实际生活需求求近似数。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理念,采用导学自主模式,注重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景,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中去,两道例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出现问题及时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在学生初步感知“去尾”法、“进一”法的方法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加深理解,最后我又找了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