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4)
课题 实际问题与方程(4)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由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本课以“地球表面积”为背景,创设了“求海洋和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从而更好地进行新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被重视。在教学中,注意安排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让学生自主观察情境图,了解画面信息,找出等量关系,厘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内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再向全班汇报。这样既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关系列出形如x±ax=b的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学习重点 学会列形如x±ax=b的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列形如“ax+ab=c”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列另一种形式的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学生交流讨论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方法,讨论后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 1.解方程。
(1)3.5x-x=250
解:2.5x=250
x=100
(2)x+80x=891
解:81x=891
x=11
2.某校五年级两个班共植树385棵,五(1)班植树棵数是五(2)班的1.5倍。两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设五(2)班植树x棵,则五(1)班植树1.5x棵。
1.5x+x=385
x=154
五(1)班:1.5×154=231(棵)
答:五(1)班植树231棵,五(2)班植树154棵。
3.爷爷的年龄是小优的7倍,爷爷比小优大54岁,小优和爷爷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解:设小优今年x岁,则爷爷今年7x岁。
7x-x=54
x=9
爷爷:7×9=63(岁)
答:小优今年9岁,爷爷今年63岁。
二、探究新知。(25分钟)
教学例4(课件出示例4)。
1.教师提问: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应用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2.引导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并写设句。
(1)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
(2)题中有两个未知数,怎样设未知数?
(3)设一个未知数为x,如何用x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呢?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帮助学生厘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4.引导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5.引导学生探究方程的解法,求出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方程的解法。
6.(1)组织学生对方程进行检验。
(2)师生共同总结。
如果题里有两个未知数,且两个未知数之间又有倍数关系,通常我们设其中的1倍数为x,另一个就是几x,两部分相加就是它们的和。可以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1.学生代表回答:以前学过的应用题中只有一个未知数,这道题中有两个未知数,而且要让我们求出这两个未知数。
2.学生讨论后汇报: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可以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则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
3.学生仔细听老师讲解。
4.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积可以表示为2.4x亿平方千米。
x+2.4x=5.1
5.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x+2.4x=5.1
(1+2.4)x=5.1
3.4x=5.1
x=1.5
海洋面积:2.4×1.5=3.6(亿平方千米)
6.(1)学生口头汇报检验过程,集体订正。
(2)自由发言,汇报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8分钟) 1.完成教材第7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81页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后集体订正。
2.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检查,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2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小组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试做,然后通过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能使学生深入理解题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师点评和总结: